《老残游记》读后感1600字
《老残游记》
刘鹗
老残游记,名游记,但明显就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历名胜古迹,而是以老残之游历为线索 串起各个民生故事。书本不厚,却承载了很多内容,既有官场现形记,有儒释道三家思想,还有青春少女超脱凡尘,更有因果报应之地狱报。本书除涵盖政治、宗教、哲学外,还有传统文化、医学、音乐等各方面,特别是说鼓书、箜篌和奏,文笔极佳,描述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作者本人鸿儒硕学,知识渊博,这般艺术成就确实无几人能及。但对各方面的描写都只是点到即止,恰好够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没有做太深入的阐述,拥有“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名头,只怪自己才疏学浅,未解其中真味。要得其中味,还需细品味。
老残,一摇串铃的江湖郎中,本是科第世家,不在功名上讲求,却操此冷业?老残叹道:鄙人并非无志功名:一则,性情过于疏放,不合时宜;二则,俗说‘攀得高,跌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轻些的意思。本愿作一个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山野之人,却有着一颗济世之心,不入士途,却温情脉脉地奔走于官民之间,常常利用他神通广大的官场朋友圈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本书以老残的梦开始,借船喻国,那只从日边来的破船不就是日渐没落了大清帝国吗?船上各色人等不就是当时社会缩影吗?
大凡酷吏的政治,外面都是好看的。通过玉贤 刚弼两个沽名钓誉的官吏揭“清官”之恶,借清官之名,行误国害民之实,残忍暴虐,酷刑之下,屈打成招,草菅人命,清官的昏庸腐败常常比贪官更甚。正如老残所言“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四三,坏于不通事务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从老主题的批判形式发掘出新角度来,此批判主题颇具新意。
书中有很多对女性的描写,或赞誉或赏识或同情,甚至作者的政治主张和宗教哲学思想都借两位女性之口道出,在古代书籍中实属少见。
玙姑和逸云两处对话,一问一答,自然流畅,让人印象深刻,是我觉得整本书最亮眼的地方。感叹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能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和独特见解,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玙姑:隐居于山林的奇女子,清新脱俗,何以如此大方,岂古人所谓有林下风范 。借玙姑之口道出对儒释道的见解 ,另人眼前一亮。儒 、释、道三教,譬如三个铺面挂了三个招牌,道面子有分别,道里子实是一样的。殊途不妨同归,异曲不妨同工。其同处在诱人为善,引人处于大公。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指出公而灭私,公正公平公心才是救世之道,让人暗暗佩服山林女子能有如此高的学识与境界。
逸云:德夫人道:“怎样便会彻悟到这步田地的呢?”逸云道:“只是一个变字。《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天下没有个不变会通的人。”通过对与任三爷的情感剖析,对爱情的认识一直在改变和升华,并终于将自己对情感的理解通过自白展示了出来。领悟到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我辈种种烦恼,无穷痛苦,都从自己知道自己是女人这一念上生出来的;若看明白了男女本无分别,这就入了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了。从受困于爱情枷锁到幡然醒悟,抛却那情欲物欲的折磨,超凡脱俗,用入世的身修出世的心,已然是位开悟得道的活佛。
在结尾里还提到因果报应,呼应开头以梦的形式到地狱走一遭,阐明道比钱有用。你知道银子是带不来的,你可知道罪孽是带得来的罢!所谓善有善终,恶有恶报,用佛教思想倡导行善积德。更指出口过之过,造孽甚深,伤人以言,甚于刀剑。以比例法算口过,可知人自身实行恶业,又向人演说,其罪亦比恒河中所有沙之罪过还重,语言积恶遭石磨研魂之惩罚。沉默是金,多积口德。口德是本,口才是末。作者认为德业积成阴世富,善缘发动化身香。对于因果报应,我不予置评,但与人为善,于己为善总是好的。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积口德行善举是必须的。
因了上述的身世之感情,家国之感情,社会之感情,种教之感情。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遂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2017.08.17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