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父与子》读后感_900字

《父与子》读后感900字

一直以为卜劳恩在漫画中的角色是儿子。没想到是父亲。这么温馨的漫画背后却是一个凄惨的故事。

卜劳恩把他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和对儿子克里斯蒂安的舐犊之情都注入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中。他塑造的‘父’与‘子’形象,实际上是他和儿子克里斯蒂安的写照。

埃里希·奥塞尔,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他的父亲为人正直,母亲则善良开朗。奥塞尔四岁时,父亲调动工作,全家搬到了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奥塞尔家境不富裕,但勤奋好学,常受到老师表扬。1917年,奥塞尔以优异的成绩从公立学校毕业。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他的学业未能继续下去。这一年,他被安排去学钳工,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学徒生涯。虽然这段时间过得很艰辛,但是奥塞尔依然保有对艺术的热情。学徒生涯结束后,奥塞尔说服了父母,踏上了去莱比锡艺术学院的求学之路。

1921至1926年这五年就学期间,奥塞尔头两年都在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十九岁那年,奥塞尔在老家卜劳恩市举办了人生的第一次画展。这次画展让他的作品在当地获得高度评价,也点燃了奥塞尔的创作热情。此后他频繁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并且几乎每次都能捧回大奖。

1930年10月18日,奥塞尔和同学玛丽加尔德·班塞尔在柏林完婚,次年儿子克里斯蒂安出生。1921年到1933年是他生命中最快乐的时期,爱情、家庭、事业、友谊事事得意。这同时也是他创作高峰期,他发表了大量的幽默画。

1933年前,奥塞尔发表了政治漫画讽刺希特勒,从而被纳粹政府认定为政治左倾并限制其公开发表作品。《柏林画报》为此与当局交涉,奥塞尔终于被获准以埃·奥·卜劳恩的笔名发表非政治性的绘画作品,这个名字从此闻名于世。

纳粹政府统治下的德国,像奥塞尔这样的艺术家却没那么幸运。1944年3月28日,奥塞尔被指控犯“反国家言论罪”,未经传讯便遭到逮捕。开庭前夕,知道事态已无转机的奥塞尔,于4月6日在牢中留下一封遗书后自杀身亡。

一位艺术巨匠就此离开人间。他的艺术生涯虽然短暂,但却给德国、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作品。

奥塞尔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我为德国而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61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