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_1800字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1800字

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书,写的果然不错,从小说的序开始,我居然做了几次关于情节的错误判断。第一次小男孩看到瑞穗的时候,我以为会写因为这个男孩而发生奇迹,让瑞穗醒来(这不免有点网络小说的玛莉苏的俗套)什么的。但小男孩在序言出现之后就没再提他,而是一直讲瑞穗的出事和后续的治疗努力,看到一半我才放弃瑞穗因为小男孩醒来的期待,但还是会希望有奇迹发生。后来星野出现带来新的治疗方式,我再次抱着瑞穗醒来的期望,直到最后进腾大夫与和昌的对话后,我才明白瑞穗永远不会醒来也不会好转,当初医生并没有误判,这让我跟着陷入了绝望。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境居然跟熏子一样!在当初得知瑞穗出事到治疗的希望,再到不得不接受现实的绝望。也许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也许是因为我经历过一个母亲对一个孩子类似的伤痛吧。在读这篇小说时候,我不得不经常联想到自己的儿子,我是不是为儿子做的太少了?我是不是该像熏子一样的坚持、执着?我想假如小说的最后因为熏子的努力,瑞穗要是好转的话,我会因此自责我对于儿子的态度。我们都知道一个必然的结局,但我们依然心存幻想的以为我可以创造奇迹,可最终我们终将面对我无能为力的现实!
在熏子冒名新章老师的时候,我甚至跟大部分读者一样误解了新章,最初描写新章老师站在马路对面看募捐的时候,头脑里闪过一丝那是熏子的想法,但这想法只一闪而过,我还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了。熏子冒充新章老师是换位思考的站在另外一个角度重新看待对于脑死亡定义,更从另外一个立场来看待法律、道德的救助问题。我会为由熏子冒充的新章老师而气愤,但那个新章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非常常见的,或者在我们个人中代表了我们超越了感情的纯粹的理性的一面。假如抛弃感情,站在纯理性的角度讲,只讲医学、法律,熏子确实应该放弃瑞穗的治疗,进而选择器官捐献。熏子冒充新章是小说的第一个,是第一次对法律和道德提出质疑。
“久病床前无孝子”吧,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接受现实,开始尝试放弃,那么还在执着的坚持的人似乎就成了异类。熏子早已意料到这一刻的来临,为此做了充足的准备,熏子跟大家的争执,拿刀指着瑞穗的胸膛,质问警察,如果她把刀捅到瑞穗的胸膛里,算不算杀人犯?这一刻把小说推到了全书的最。从而也说明任何法律的定义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完善,理性无法战胜亲情。当全世界的人都放弃,只有最爱你的那个人不会放弃,就算全世界都跟我对抗,我也坚持选择站在爱的一边!
从理性的角度,在瑞穗溺水医生预判脑死亡的那一刻开始,熏子就应该放弃,但感性上每一个母亲都无法轻易放弃自己的孩子。开始我们在责怪熏子的无理、执念之后,这一刻我们才理解熏子作为一个母亲对瑞穗所做的不仅仅是不舍的放弃她,不仅仅是为了自我的满足。虽然整部小说从开始到最后都在说熏子不放弃瑞穗是因为自我的满足,觉得瑞穗这样的一个孩子,根本不值得这样的照顾,母亲不过是为了获得心里安慰,只有最后熏子“看”见瑞穗出来跟她告别后,在那一刻熏子决定放弃瑞穗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熏子所做的一切。即便瑞穗毫无知觉,即便全世界的人都觉得照顾你是不值得的,就算所有人都不理解作为你的母亲这样做的行为,我根本不在乎,我觉得这很幸福,我觉得幸福就好,我的幸福不是别人眼里的幸福,只要你还在,我就是幸福的。
这部小说里对每个人的刻画,不管笔墨多少,都涉及了一些人性的东西。比如瑞穗之前的老师、新章老师、星智甚至因为治疗瑞穗而对熏子产生好感。和昌一个惯于出轨的丈夫,终于在最终理解了熏子。生人一个几岁大的小朋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一些心理变化,而这些不是他能左右的,我们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感受,就算是若叶也因隐藏了一个关于她和瑞穗的秘密,我们最初会后悔自己的过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自私的选择以遗忘的方式原谅自己,堂而皇之的站在所谓的理性一边装腔作势的来指责别人。这里似乎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我们都有缺陷,为什么不能接受一个脑死亡的人的缺陷,不过她的缺陷大了一点而已。
熏子说:“即使这个世界陷入了疯狂,仍然有我们必须守护的事物,而且,只有母亲能够为儿女陷入疯狂。”“我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幸福。”幸福就是我觉得我很幸福。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69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