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阅读指南》读后感3500字
有人给我说了一个道理,人生就是要享受美味,才不辜负自己。然后告诉我牛油果的做法,说牛油果多么有营养,多么好吃。什么,这就完了?
对,被人的义务已经完成了,道理和方法,我也知道了。接下去是我自己的事。
而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不是牛油果有多么好吃,多么的美味。而是另外一件事:人一定要多读书,更要有技巧的读书,才能看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在我们上学时代,语文有一个大题是阅读理解,占语文考试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这种理解能力也与语文成绩直接挂钩。有一个男孩在学生时代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理解力也基本为零,自然语文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就是我们眼中的差学生,我们都知道论未来的发展差学生并不一定比好学生差,在社会上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而那个男孩正是其中的一个,但这不是他的特别之处,真正的特别之处是他用自己最没有基础、最不擅长的方法,就是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真正实现了他的目标和理想-----研讨会的自由讲师以及成功创业。
在他34岁时,他决定要自己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句话“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于是他开始认真地研读各种书籍,在那一年他竟然读完了300多本书。但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即使读了这么多书,却很容易忘记,对自己本身而言也并没有什么作用。为了找出原因他参加了各种读书研讨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掌握了读书的技巧也提高了读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他还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行动。这一进步对他日后成为研讨会的讲师以及创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对他以后的人生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刚刚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书里介绍的就是大岩俊之如何通过读书获取知识,以及如何将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行动中。而这一方法并不是只适合他一人,也适合我们每一个没有固定阅读习惯的人或者读了很多书却没有效果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在学习速读法的过程中,逐渐达到了所有速读法的极限,因此致力于开发谁都能掌握的、并且绝不会遭遇瓶颈的读书法。
这本书的作者大岩俊之,现如今是一名有影响力的研讨会培训指导员和教学讲师,他在读书的过程中是如何做的呢?主要可以从三个要点来概括:
第一:确定读书的目的
第二:有效率的读书
第三:将书中的知识学以致用
读书的目的?可能有的人会说,功利性的读书不好,我之前也是这样认为,认为读书应该是一件很私人化、很简单、很纯粹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消遣式的阅读已经无法满足自我的需求了。书中提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读书这一行为或多或少会带有目的性,有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时为了提升工作能力,有时想要从书中获得灵感等。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读书行为的确会带来很大的作用。
比如我认识的老孙,是一家开餐馆的老板,包饺子煮猪头肉洗猪大肠是她每天真实生活的写照,看起来读书与她八竿子也挨不着边。但就是这样的一位餐饮工作者,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当然了都是一些以餐饮为主的书籍。她看书的目的就是想学习如何经营好一家餐厅,如何让客人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如何留住店里能力强的伙计。而今这位老板开了好几家分店,并且每一家生意都很红火。她说,我现在所拥有的智商和能力全部都是从那些好书里面学来的。
所以你看,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读书也并非是一件坏事,相反,他能提高我们的能力,带领我们达到一个不曾达及的高度。
在看一本书之前我们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想从中了解或学到什么东西,当你带着目的性思考这些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你看养身或者健身类的书,首先你肯定会想知道,书中提到了几个方法呢?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哪些方法对我来说比较适宜呢?这样一来,看书的思维也很清晰了。
那接下来应该如何更加有效率的读书呢?
书中提到一个“二八定律”,这个定律是:“社会上20%的高收入者占有80%的社会财富”。
这个定律可以运用到许多方面,在阅读方面的解释就是一本书重要的内容只有20%,不怎么重要的占有80%。
首先我们要集中火力,找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在这之前你需要大概了解书的内容,这些信息可以从序言、目录、后记等地方下手,这就好比你吃一只烤全鸡,你会先端详一下这只鸡,再从你最想吃的地方动嘴。有一点不同的是,烤全鸡连鸡有的人也能吃,但看商务类或者实用类书籍大可不必这样,只需要找出最重要的内容最核心的内容反复咀嚼,把它理解并消化,其他不重要的内容可一带而过。
举个例子来说,在上大学时,我参加了一个技能竞赛,总共有4个项目,每人有指定2-3个项目要参加,按正常的理解是,我们每一个选手都要把自己参加的项目反复练习。对吧?然而我们的指导老师没有这么做,他让我们每人对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认为擅长的一项项目重点练习,并且以它为主打项目,另外两项只要稍加练习即可。
果然,比赛结果出来后,我们每一个选手都拿到了一个个人奖项,团体总分也拿了三等奖。当初我们的指导老师就是运用了重点攻击的原则,使得我们每一个选手都得以成功。
其次是运用思维导图,那什么是思维导图呢?它的定义是: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你想的东西按条理整理出来。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介绍了三种思维导图的方法,第一种是读书思维导图,它由四个基本板块组成,分别是书的基本信息、阅读目的、答案、总结。我把它称为具有思考性的思维导图,因为这和阅读消遣类的书籍是不一样的,阅读商务类书籍你必须思考,从这本书我能学到什么知识。
下图是《实用性阅读指南》思考性思维导图的基本格式:
第二种是一本书的思维导图,就是按顺序总结一本书的章节、标题。这种思维导图的优点是内容齐全,便于了解书的大致内容。缺点是这种思维导图比较费时间,必须仔细通读全书。
第三种就是对自己有用的思维导图,也就是说提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要点进行整理和概括。优点是个性化定制,充分体现了思维导图的自由性,以及锻炼了自己概括要点的能力。缺点是书籍信息不齐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做思维导图确实有不少好处,可以整理我们的逻辑,提高我们的记忆力而且也容易产生新的创意,有需要的伙伴可以尝试一下呢。
最后如何将书的内容付诸行动?
我们仅仅只从书中学到知识,远远还不够,只有付诸行动才能看到效果。首先要设定一个目标后再行动。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设定目标容易,要行动起来就困难了。为什么付诸行动也是一种很困难的事呢?其跟本原因就是人类是一种害怕失败,容易止步不前的生物。所以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设定的目标要符合自己目前的位置,不能脱离现实的基础。这样的话只要你行动了就有可能达到目标,如果是那些天方夜谭的目标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
目标确定后,结合自身的情况综合客观的考虑自己和目标之间的差距,设定一个个小的步骤行动填补这个差距,最好是马上就能开始行动的步骤,这样每完成一个小步骤,我们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也更加有信心实行下一个步骤了。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曾经的目标看起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这些目标其实触手可及。如果在行动中遇到有障碍的时候,我们应该暂时停下来思考,是不是有什么环节出问题,找出问题,调整策略后继续努力。
我们看书、读书无非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主要是增对商务和实用类书籍而编著的,我们阅读这类书籍时,不仅要抓住书中的核心内容,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更加要把自己想达成的目标落实为一个个小的步骤行动起来,因为当一个让你兴奋不已的愿望或目标转化实际行动后,你的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