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后感1600字
不会读书,读万卷书也没啥用。
想一想还真是这样,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想要高效读懂一本书,那真的是需要套路。
一、知行合一
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在读书前,先在自己头脑中建立思考模型,反思下到底我需要读一本什么样的书?读这本书是否能给我带来收获?
古人治学,往往有得。古人学习条件和我们相比,那差的很远了,为啥感觉效果还优于我们?看看古代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出了不可尽数的文学巨匠,可见读书量的积累固然重要,学习方法也必不可少。古代人的方法不方便学习有隔膜,现在人发明和整理了许多读书的“术”,道术一体,有时候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读书技巧。
如果你在一段日程内只能做一件事,那么你很难培养复杂的管控能力,这也意味着你的收入很难增加;如果你不能合理的规划时间,就必然沦为可怕的月光族。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资源,纵使你必比尔盖茨有钱,你也不能买回失去的昨天,所以合理的时间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个人的成长能力和目标达成都和时间利用有关。
你把时间投入到那里,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既然每个人的时间,一天都是24个小时,那为什么不把有限的时间拿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呢?比如阅读一本经典,去健身房健身。
拒绝无意义的社交,与其和一个重来没有见过面的人聊微信,还不如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陪陪家人。
在古希腊流传着一句著名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我们想要的和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成正比。
我们想要的往往是“马斯洛模型”中最高阶的需求,自我实现。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为了一个房子,吃喝拉撒睡而终日奔波。
“既要埋头拉车,也要低头看路。”这里我们就要知道,不要总是停留在低级阶段里,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吃瓜群众,可能会说,饭都没的吃,还怎么去憧憬诗和远方?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错的。你能到达的最理想高度肯定是你头脑中要有这样一个规划才行。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没得救。
二、学以致用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遇到肯定不要畏惧,就像这个考职称,都是逐层而上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往往都是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量变引起质变需要一个过程。
有的人,脑子反应快,一学就会;有的人,脑子慢热,需要多学几次,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不断的学习。
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鹰与蜗牛。
学以致用的前提是需要搞明白,自身需要哪些技能?比如要进入公司管理岗位。应该提前把相关的管理知识学习一遍,也可以参加线下培训,学以致用;而如果你想当一个老司机,那请务必考一个驾照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把这句话放在读书上,阅读就是“事”,阅读技巧就是“器”。
不管做什么都必须要有所准备,才能有备无患。
书中谈到了一个方法,我认为挺不错。比如我们现在需要一个策划模型,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搭建这样一个框架:
搜集点子→整合草案→反馈问题→精进改善→确定边界→最优方案。这一条主线是在头脑中不断优化的结果。天下功夫,唯快不破,高效读书,堪比一场头脑风暴啊。
在阅读中,注意保留你的灵感,有了好的想法,就算是灵光一闪也要立刻记录下来。用手机软件写下来,归档,修改完善,整合,最后把自己头脑中想法通过媒介整体输出出来。
三、延伸阅读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他的知识面究竟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
他的著作《奇特的一生》详细的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点滴。这种强迫症的习惯是常人无法做到的。
这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优点,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到哪里去了,以及时间利用的效率如何。
读懂一本书的同时,也要注意提升自身的阅读效率,所以有必要看看我昨天写的另一篇关于提升阅读效率的书。如何在短时间内把阅读效率提升10倍?只有不断的阅读,反思,阅读,反思,逐步打磨自己的思想,才能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精华。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