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面纱》读后感_1900字

《面纱》读后感1900字

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之后,对毛姆的书略感兴趣,便读了他的另一代表作《面纱》。我觉得这是一本心灵救赎的书,讲述了女主人公凯蒂从堕落到觉醒的心灵成长历程。关于爱情、亲情和宗教信仰,书中也给出很多见解,整体读完还是很“虐”。
凯蒂的母亲贾斯汀夫人是个严厉冷酷、野心勃勃并愚昧不误的人,为了自己所谓的“成功”----过上权贵的生活,对权贵、政客奉承巴结、谄媚取宠,并刻意把女儿培养成交际名媛,只待嫁入贵族权贵。然而凯蒂25岁一直待字闺中,母亲一直认为是凯蒂太过愚蠢,对她十分不满并冷嘲热讽,恨不得立刻把她嫁出去,却不知道是自己的过分殷勤吓走宾客。最后凯蒂为了在妹妹结婚前出嫁,便仓促同意细菌学家瓦尔特的求婚,并随着丈夫工作调动,离开英国前往香港。
丈夫瓦尔特知道凯蒂并不喜欢他,但仍一心一意对她,十分体贴入微、彬彬有礼、关怀备至,这种讨好型的对待不仅凯特不领情,反而与香港布政司查理偷情,并掏心掏肺的对待情人。被瓦尔特发现后,虽然有些害怕,但她以为查理一定会帮助她,他会为她离婚,然后两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当她去找查理时,查理却一副为了事业、为了全局,坚决不会离婚的态度,凯蒂终于看清这个男人的自私自利、胆小怕事、冷酷无情、十分卑鄙,心灰意冷。此时丈夫查理为了报复,便要求凯特和他前往霍乱爆发的小城湄潭府,在湄潭府丈夫一直忙于工作,对她不闻不问。凯蒂在沃丁顿的帮助下进入当地的修道院工作。在于修道院院长和修女的朝夕相处中,她们经常夸赞瓦尔特对待病人温柔体贴,有一种伟大的博爱,对孩子也十分爱怜,凯蒂对丈夫的工作由嫌恶逐渐转变为尊敬。看到修道院中被病痛折磨的霍乱患者和修女们尽心的照顾、无私地奉献,凯蒂深受感动,她放下了以前的儿女情仇,觉得过去的一切在霍乱、生死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在修道院持续的劳作中,她感觉到自己在成长,身体和精神都越发健康和活力。虔诚和信仰让简陋的修道院蓬荜生辉,凯蒂在这里灵魂得到了升华,她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安宁,重新获得生命的自由。当她以为将这样度过余生时,却发现自己可能怀了情人的孩子,瓦尔特觉得生活没有任何希望,便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感染了霍乱病毒,离开人间。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死的却是一只狗”,至死都没有放下对凯蒂的恨。凯蒂便作为英雄的遗孀回到了香港,处置完后事打算回去英国。然而布政司查理和他妻子多箩西负责接待,又给他俩制造了机会。让人生气的是,凯特在见到查理不久,竟然再次堕落,享受着久违的安逸生活,并与查理暧昧着。好在凯蒂最终觉醒,挣扎着逃离了香港,从此过往的生活与现在的自己一刀两断,她带着还未出世的孩子回到英国。
我觉得这个小说也可以改编成《凯蒂的前半生》,不会是最近大热剧《我的前半生》中脑残编剧的狗血剧本,而是一个女人从堕落到觉醒的自我救赎之路。这部小说给我的一些思考:
1.瓦尔特死前说了一句“死的却是一只狗”,耐人寻味。这句话出自《挽歌》:好人收养了一只狗,一直和谐相处,一天狗发疯了咬伤了人,人们以为人会死,结果人痊愈了,狗却死了。瓦尔特是不是把自己比喻成一只狗,他在凯蒂出轨前就像一只狗一样对她奉承巴结,只为了乞求怜悯的爱,他看不起自己,后来像“疯狗”一样报复凯蒂,没想到凯蒂在修道院的劳作中放下了过往,救赎了自己,而瓦尔特却因为一直放不下选择死亡。是纠结于发生的事情重要,还是放下更重要,我想大家看完就会很清楚。
2.凯蒂回到英国的船上,收到母亲病故的电报,而父亲此时收到出任巴哈马群岛首席官的聘书。让人讽刺的是,母亲生前一辈子自费尽心机、苦心经营想得到的----丈夫做大官----却到死都没能知道:她的夙愿实现了。命运弄人啊,过分渴望的,却死后才能得到,在不断追求权贵的路上,她的人生幸福过吗?回到现实,权力地位有那么重要吗?我希望自己以后做一个平凡的幸福的人,享受生活,活在当下!
3.凯蒂选择勇敢的和过往说再见,“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这句话可以当作对凯蒂心路历程的最好诠释。凯蒂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幸运的是她的心灵获得了救赎,她选择和父亲一起远走巴哈马,来告别她的前半生。凯蒂说,“我想要个女儿,因为我想把她养大----让她不会走我的老路。我要好好地抚养我的女儿,让她成为一个自由而且独立的姑娘。”“以前的我是个愚蠢、邪恶、可憎的女人。我已经受到过严厉的惩罚。我决不会让我女儿重蹈我的覆辙。我希望她无所畏惧地活着。我希望她活得像个人,一个能自己掌握命运而独立的人。”我相信一切磨难都不会白白经历,今后不管发生什么,凯蒂和她的女儿都会以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她们前方的人生道路会越来越清晰,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5/613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