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千年一叹》读后感_1400字

《千年一叹》读后感1400字

2017.08.13

一本发人深省的旅游手记

以“旅途”为主题的书其实挺多的,以前也看过一些写上几个路途中的故事、心路,再拍上几张照片就敷衍了事的作品,所以一直对这个主题没有好感。初看«千年一叹»这个题目,我并没有把它和旅行联想到一起,点击介绍一看很是意外,于是决定感受一下著名作家的游记。拜读完,果然很不一样,这本没有一张图片的游记,却生动的勾勒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牵扯出了许许多多的思考。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本值得品读的书。

读它的写作态度。

“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

在寻访中华文化遗址的十年间,我也曾反复想过这些问题,还读过不少对比性的文献。但是,我只相信实地考察,只相信文化现场,只相信废墟遗迹,只相信亲自到达。我已经染上了卢梭同样的毛病:

“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我知道这种“只能”太狭隘了,但已经无法摆脱。对于一切未经实地考察所得出的文化结论,本不应该全然排斥,但我却很难信任。

因此,我把自己推进到了一个尴尬境地:要么今后只敢小声讲述中国文化,要么为了能够大声,不顾死活走遍全世界一切最重要的废墟。

读它的地貌风情。

“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以色列是象牙色,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巴基斯坦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印度是油腻的棕黑色,而尼泊尔,居然是绿色的!”

城堡的建筑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是罗马式的精致残柱。泥石裹住了破碎的辉煌,这就构成了深刻的象征,让人联想到,野蛮如何裹胁了文明。

远处,除了地平线,什么也没有。

偶尔会出现一个奇迹:在寸草不生的沙砾中突然生出一棵树,亭亭如盖,碧绿无瑕,连一片叶子也没有枯黄。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地下有一条细长的营养管道?但是,即使有也没有用,因为它还必须面对日夜的蒸发和剥夺,抗击骇人的孤独和寂寞。

由此联想,人类的一些文明发祥地也许正像这些树,在千百万个不可能中挣扎出了一个小可能。

读它的人情味儿。

突然,两具“雕塑”向我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用英文说:“你可以和我们一起拍照。”

我立即蹲在他们中间拍了照,他们又捡了两块漂亮的雪花石送给我。我想这应该付点钱,但他们拒绝了,其中年轻的一位腼腆地说:“如果有那种中国小礼物……”

他指的是清凉油。这种东西在中国到处都有又极其便宜,而在阿拉伯世界却被视为宝贝。即使在官员或警察手中塞上小小一盒,也能使一切逢凶化吉。可惜我事先不知道,没有带。据说,法老的后代不太在乎钱,他们生活圈子狭小,钱的用处也不大。他们喜欢清凉油的气味,一喜欢,又觉得什么病都能治了。

遥远而矜持的法老啊,中国山水草泽间的那一点点植物清香,居然能得到你们后代的如此信任,这真让我高兴。

读它那贯穿旅途始终的,对文明的追问。

人类因无所敬仰而浅薄,古迹则因身后空虚而孤单。

使一座伤残的城市慢慢复元的,并不是什么痛快的复仇计划,而是普通民众对寻常生活的渴求。

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又总是振振有词,千古皆然。

在这里我可断言,一路上感到的最惨痛景象,不是石柱的断残、城堡的倒塌、古都的湮灭,而是在文明古国的千里沃野上,那些不上学的孩子们的赤脚,密如森林。

千年一叹

再辉煌的文明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片小小浪花,而我们的生命更不过是白驹过隙,只盼生命有尽时,行走的心一刻也不曾停下。


提名感谢雅涛哥哥送我这本书٩(˃̶͈̀௰˂̶͈́)و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15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