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14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400字

老实讲,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看完很久了,可是相较于《彷徨之刃》给带来的无助和压抑愤怒感的冲击,这本书倒显得有些平淡——或许,是更深刻,让人不敢去多想。

在《彷徨之刃》这本书里,东野圭吾借主人公长峰之口,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他对日本刑法过于袒护青少年的不认可,他质疑刑法原本意在保护未成年人,事实上却纵容了未成年人犯罪——导致许许多多的青少年无所畏惧、肆无忌惮地去实施杀戮等暴力伤害,因为他们犯了罪只需要进少管所、感化院,经历没有任何力度的所谓“感化”后,就可以继续逍遥自在。

于是在《彷徨之刃》里,东叔将长峰塑造成一杆枪,直视这个社会的漏洞,既然社会与司法体系不能帮我讨回公道、昭雪冤情,那长峰就拿起快刀长枪,亲手追杀凶手,亲自复仇。虽然,长峰最后未能如愿以偿,但是东叔很明显地表达出对司法体系漏洞的质疑:

法律保护犯罪的未成年人,那么被害者的生命又算什么?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受害者再重新复活,而被害者的遗族的伤痛用什么来弥补?遗族的心理创伤谁又来体谅?而豁免死刑真的能让凶手幡然醒悟重新做人么?

而在《虚无的十字架》一书里,东野圭吾对死刑似乎有了新的思考:

杀死女主人公小夜子的女儿的凶手蛭川,许多年前已经有凶杀前科,但是并没有被处以死刑,他在经历了漫长的邢狱后,非但没有被教化,反而再次残忍地杀人……

如果废除死刑,是为了人道主义,是想寄希望于通过对杀人犯施以教化,达到最终让他能悔恨自己犯下的罪孽、再不祸害社会的目的,那么这无疑是在拿社会安定以及好人的性命在“。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有很多像蛭川这样的杀人犯,并没有醒悟,出了监狱后依然会犯罪。

然而,如果不废除死刑,那么内心还存在良知,有机会改过自新的凶手,岂不是永远丧失了弥补的机会?

《虚无的十字架》中,医生史也在二十年前,和女友杀死了两人偷食禁果后生下的小婴儿。接着,两个人因为内心丢不掉的罪恶感,也分手了。

从那以后,史也就背负着二十年的心理负担,一直在努力地赎罪。他娶了一个怀了孕却被遗弃的想要自杀的女人,对这个女人和他的孩子很好,还无底线地包容她无赖一样的父亲……他勤勉认真对待工作,关心每一位病人……

而史也的女友,因为内心那个隐秘的巨大的痛苦,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吃得下偷来的东西。

他们,这二十年间,以不同的方式,在赎着罪。

同样都是杀人凶手,可是蛭川和史也,他们内心深处的人性、觉悟相去甚远。

所以,在书中,东叔借小夜子的口,表达了自己的纠结:

任何一起事件中都有很多故事,不同的事件当然会有不同的故事,如果只有凶手被判处死刑这样的结局,这样真的好吗?而且我认为这样的结局无法帮助任何人。但是,如果问我还有怎样的结局,我也答不上来。正因为找不到答案,所以废除死刑论也只能原地踏步。

而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是虚无的十字架。到底有谁可以断言,“这个杀人凶手只要在监狱关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改邪归正”,把杀人凶手绑在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上,到底有什么意义?

也许,东叔没有答案,目前的人类社会也没有答案。因为人性深处的善恶、是非观,并不能一刀切。

但是,作家的重要使命之一,便是通过自己的发声,让人们看到问题,思索问题背后的东西。作家的笔,无法改变什么东西,但是,能唤醒一些东西,终究是好的。

东野圭吾这本《虚无的十字架》,或许在他所有的推理小说里,推理手段以及情节描写都较为薄弱,甚至称不上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他所关注的高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本。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20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