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800字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1800字

第一部看完了,不得不说作者这样将人物塑造的如此纯粹,确实很能吸引人。但是这样将商鞅推上神坛,奉为圣人,让人确实不敢苟同。商鞅变法从本质上看很明显是一场典型的军国主义变法。跟明治维新一样,直接导致秦国走向了军国主义道路,秦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化国家,国家只要两种人——耕夫负责制造粮草,战士负责侵略杀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提出了二十等爵制,十五连坐制度,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这几种制度都是在不同方面上对于军功的肯定,并且废除了之前以出身论高低的不平等方式。你就算是皇亲贵族没有军功你也不能授爵,战场上没有杀到人的下级军官要处死,杀人越多官爵越高。“赏使之忘死,威使之苦生”,战场上的秦军如同发疯的野兽,每个人腋下都夹着一串人头。后面秦赵交兵,赵肃侯说“秦国蛮夷,虎狼之师”,人头能换爵位,战场上的秦兵自然虎狼。光白起一人据记载的就屠杀了降卒150万人以上,为何不接受投降,而要屠杀,是因为商鞅变法后,军功是以论杀人数量来计算的。以杀人数来论赏赐和军功,没有杀人的,会受到处罚,甚至处死。人头成为硬通货(后改为割右耳以统计杀人数量)。变法中废除分封制和奴隶制,其中废除分封制使贵族失去了土地,君主集中了一切国家资源,想要土地想要爵位那就去战场上拿敌人的头颅来换。废除奴隶制,也是如此,将贵族手中的奴隶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生产力,加强了对基层的管控,并且扩大了兵役来源,也增加了赋税来源。包括书中所说的强行推行小家庭制(秦国有父子、兄弟几口子一起住的习惯),道理也是如此,显而易见这使国家能动员的人力物力空前集中。然而,奴隶真的自由了吗?显然没有,他们会受到严酷的法律约束,没有迁徙自由,承受繁重的赋税徭役,而且他们仍然一无所有,唯有开垦荒地,上战场杀人换爵位。所谓废除奴隶制,只不过是君主将他们作为国家资源从贵族手中抢过来,集中起来变为国家也就是自己所有。文中如此高度地形容奴隶眼中的商鞅实在是过了。再看变法中严酷的户籍制和里甲连坐制,百姓“行间无所逃,迁徙无所入”轻罪重判,刑罚严酷。首开连坐的法律先河,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互监视,彼此检举告发,对作奸犯科者处以腰斩,藏匿者给以和投降叛变分子相同的严厉处罚。不从事农耕而专事工商末利者和因懒惰而贪者也就是文中的疲民,一律拘捕,妻子没为官奴。(这些严酷的刑法对人民是极大的压迫,所以书中奴隶翻身做主把歌唱,将商鞅奉为神明的情节确实让人难以认同。)这两个制度都是收紧社会自由和加强个体控制,权力集中化,再以此把社会组织动员能力最大化。所以商鞅式军国主义变革未必如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美好,它救国图存有用,是强军强国的虎狼之药,但是未必是治世良方。秦亡于此,这也就是所谓秦暴政的制度根源,其实在商鞅时也已经埋下了苦果的种子。当一个国家将一切资源集中起来为战争服务,以尚武和侵略为荣,对外扩张就是必然选择。军国主义的战争能力在后世苏联的共产主义运动,德意日中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国家在战争中取胜统一六国毫不奇怪,当战争结束时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时它的灭亡也不奇怪,近代苏联便是如此,没有战争它便失去存活的土壤。

再说点吐槽的话吧,书中说变法使秦国富强,因而东方的商人纷纷到秦国寻找商机,还要白氏将祖业迁到咸阳,这个我就真的忍不了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封建王朝千年来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始于秦朝商鞅变法,商鞅首次提出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根本主张是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目的就是把广大人民强行束缚在土地上,达到随时可以为统治者所驱使的目的。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在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作为军国主义制度的秦国更是如此。因为国家只需要农夫和士兵。

然而历史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必然性,为什么军国主义制度会出现在秦国,六国皆有不同程度的法家变法,为何都没有演变成如秦国一般。除了秦国的贫弱以及老秦人的名族情绪这些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申明一下我写这个并不是为了吐槽这本书,我也很喜欢这本书,作为历史小说它无疑是本巨作。只是读了之后想写点什么,吐槽只是顺带一提。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30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