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北京折叠》读后感_1700字

《北京折叠》读后感1700字

打从一开始就不想给书评分的我最后还是向新版本屈服了。

很奇怪,我习惯给电影评分,一部电影如何,看完以后我心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判断,每部片子在我的评判尺度上都有较为明确的定位。

而书不一样。

我能看到它的优点,也能看到它的缺点,却不知道该把它放在评判尺度的哪一格上。

或许是因为书可以涵盖、展示的范围比影视作品多得多,也抽象得多、自由得多,所以让我给书评分就感觉像要我拿尺子丈量梦境——无从下手。

那我为什么最后还是开始打分了?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不需要对自己、对给书评分这件事要求这么高。

我不需要完全——是完全——理解一本书的所有价值,我不需要对它做出超越读者个人视角、超越文本、超越时代、超越人类认知的完美评估,我不需要成为所谓上帝或者宇宙真理的化身,而书也不需要这样的我。

书是投影,是大众梦境,是充满可能性的无限创作。

我需要做的,是用我自己的取景器对准它,可以研究角度,可以调整光线,但一定是轻松地按下快门,记录下我看见它的那一瞬间,再将相片好好地放进相册,以供他日重温。


———手动分割线———


因为是第一本评分的书,所以废话多了点,接下来还是谈谈这个小说。

第一次知道它是因为刷微博,大概是刚得雨果奖的时候,微博上一片热议,但因为我本人对科幻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爱好,所以也没细看,只是匆匆一瞥,对书名和获奖情况有个大概的印象,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

等点开看了以后发现,好像和我预想中的不太一样。

我对科幻小说的定义以及雨果奖的评判标准并不了解,但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科幻小说或许应该是像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那样,用科学的幻想搭建出一个未来新世界,即使探讨人性,也是探讨宇宙尺度下超越时代的永恒人性。

《北京折叠》在我看来更像是余华的《第七天》,用一个超越现实的幻想设定包裹当前社会的现实问题。比起未来,它更关注现在;比起科幻,它更像是魔幻现实。

当然,文本性质更偏向于哪个类型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价值。要谈我对它的评价的话,有三个方面:语言、创意和思想内核。(故事叙事中虽然出现了倒叙、插叙,但因为应用方式较为寻常,对故事结构并没有更多的设计,整体仍呈线性,故在此不做讨论。)

首先,语言方面。说实在话,不敢恭维。尤其是开头部分,看的时候我都在纳闷,这种水平就能拿奖了吗?后来写到北京折叠的正题时,才靠想象力有所弥补。

可能有不少人觉得故事前的过渡铺垫是寻常的内容,很简单、很好写也不那么重要;但事实上,平常的内容才最能看出作者的功力如何。而语言表达不足通常情况下也会导致人物刻画不足。

其次,创意部分。创意这种东西其实很难说,一是因为判断者的见识有限,不可能对全世界全时段的创意都了如指掌,而创意的重点就在于新,在于创造性,在于差异化;二是因为创新和继承发展的界限很难区分。

我只能从我自己的阅读或者见闻经历出发,而结论是:通过变形金刚式的城市折叠来实行资源与人群的平衡的想法,对我来说是新鲜的、有联想空间的,而除此之外的阶层差异、社会分工等,并没有太多新意——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不足、人物刻画不足的情况下。

最后,思想内核方面。看完以后,其实我并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将主人公老刀设定为生活困顿的第三空间人民,机缘巧合之下得以看到三层空间不同人之间各自的烦恼和生活处境,然后再回到最初的起点,他是改变了?还是放弃改变了?故事是批判现实?还是安慰人们安于现实?我说不明白。

虽然写作并不一定是有目的性的,也并不一定要昭示本人立场,有时候记录本身就是结果。但人是感性动物,再怎么规避,总是会带有倾向性的。

在一些采访中,作者谈到创作这个故事的出发点,是从自己工作、生活的切身体验有所感触,有感而发——同时存在于三层空间的复杂体验。

评价作品的时候理应考虑作者本身的情况,但我在此并不想再延伸出去。或许作者本人也没有理清楚自己究竟想表达什么,只是刚好找到了一个释放的窗口,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倾向。


———最后一点废话———

我自己都惊讶于这次书评的长度,好久没一口气写这么多字了。是因为评分了所以会更认真一点吗?


#无知的少年#

2019.4.6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51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