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1600字
查令十字街84号漫谈\\以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就是海莲对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眷念同时也是对弗兰克的想念。
故事发生在1949年。一位美国纽约女作家看到刊登在《星期六文学评论》上的书店广告,“专营绝版书”,囊中羞涩却爱古书的海莲来说,具有极大地吸引力。试着写了一份购书清单,寄予远在英国的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于是开始了长达20年的通信、购书、寄书的温暖故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海莲自己并不宽裕,还是会时不时寄送火腿、鸡蛋、罐头和牛舌之类。对于当时物资匮乏的英国来说已是盛宴。
从最初的相识到亲昵的称呼变换。透着海莲与书店人员的情谊深厚。从最开始的称谓“诸位先生”、“FPD”、慢慢直呼店长的名字:“弗兰克.德尔”。
1950年3月25日的信中写道:“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吗?我啥也没收到!你该不是在打混吧?等着你的书陪我过大斋节,结果你连影儿都没有寄来!”似有苛责的口吻,带有一点点有愠怒而略带娇嗔的语气,情谊始终只增不减。随寄了复活节的礼物:罐头和鸡蛋。良善的人始终都透着那份根植与内心的善良,即使在口头上有逞强之嫌,也不会忘了寄上他们急需的物资。
1950年4月7日。“亲爱的汉芙小姐,感谢您寄来的复活节礼物,包裹已经平安到达,全体同仁与我在此感激您对我们的亲切与慷慨。抱歉没能及时寄上您想要的书。”
弗兰克的回信也表达了感谢之情,同时为自己的未能及时寄给海莲所需的书籍而内疚。丝毫没有因为海莲的话而有所怒意。确实表现了绅士风度和为人的谦卑。
在你来我往的书信中除了正常信件往来,陆续有员工也给她写信,聊生活的情况,甚至也开始猜测她的样貌。
“我们都好喜欢读您的来信,大伙儿也常凑一块揣摩您的模样,我坚信您一定是一位年轻、有教养且打扮时髦的人。您愿意寄一张您的照片给我们吗?我们都很想瞧瞧。”
因为深受喜爱,才会有所期待。一位嗜书的姑娘是个什么模样?在书香的熏染下,定是知性,优雅,端庄富有年轻的朝气。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淡定从容。
爱书之人得本好书,欣喜若狂。书的价值却不能拿金钱来衡量。信中有云:“我打心里头认为这是不划算的圣诞礼物交换,食物会食用殆尽,仅是裹腹,但书籍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它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这样简短的评价,就道出了书籍对于我们是永恒作用,无论时间如何的流逝,存在记忆中的深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特别珍视每次的来信,开始变得迫切期待对方的信件了。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的桥段,信件阴差阳错的寄给男主与女主,从开始的互怼,到后来相聊甚欢,再到彼此相恋。吴秀波的一句:“如果当初海莲拿着为数不多的稿费,去拉斯维加斯去赌一把,也许就会有去英国伦敦的路费了”。诚然,人生有时候就需要赌一把,世上每天上演着奇迹,说不是下一个幸运儿就是你呢?在当下,畅想未来,有所期许,定会收获良多。
淡淡的爱恋与静静的想念。带有一丝丝的挂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份想念才会被放大,在脑海里回旋反复。在这么多年漂洋过海的书信述说中,双方从未提及一个越界的词,那份暗藏心底的那份纯真,二十年岁月的打磨,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直至弗兰克的死后,海莲来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查令十字街84号,驻足门前,幻想着弗兰克曾经工作、沉思的模样。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正如海莲所推崇的英国玄学诗人、散文家多恩有一句话:“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
“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
一辈子,用一生去怀念。来来去去,希望所有的感情不被辜负。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