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张居正(全4册)》读后感_1600字

《张居正(全4册)》读后感1600字

读张居正有感
近来,有幸读了熊召政先生写的张居正一书,读完感慨良多。虽然,这是小说,为吸引读者,杜撰的情节不少,但瑕不掩瑜,在重要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上,该书与正史出入不大,将张居正这座历史高峰轮廓分明、清晰立体的展现在读者眼前,我似乎透过历史的沉雾,在一片氤氲中,看到一位身材颀长、目光刚毅、身着一丝不苟官服的长者意气风发的向我走来,由远及近,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
世间再无张居正。或许不只是崇祯,吊死在那颗歪脖树之前,会有如此感叹,我相信万历十五年之后的皇帝、大臣,包括我们这些后来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叹。我说张居正千年难得一遇,相信有些人会有些不屑。诚然,江山代有人才出,何况一个张居正?然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张居正式的干才常有,而时势不常有,时势造英雄,此言不虚。人才重要,时势更重要,假想张居正早生二十年,在嘉靖朝时,有奸相严嵩把持朝政,任他有天大的才干,也只能庸庸碌碌过一生。如果晚生二十年,万历皇帝亲政,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做一方大员,造福一方百姓而已,时移势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当时张居正推行改革之所以能成功,其抱负之所以得以实现,都是因为万历初期,孤儿寡母,无所依恃。然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也正是这个原因,为他死后的清算埋下了祸根。由张居正我想到了公孙鞅,他们是何其的相似,相信在历史的长河中相遇,一定惺惺相惜、对酒豪饮、放浪形骸,我专门查了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两者相差了将近1900年,所以世间再无张居正。
精于谋国,拙于谋身。这是很多人对张居正的评价,然我觉得这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我很赞成作者的观点,不是拙于谋身,而是根本不屑一谋,如果做事之前,先想自身安危,万历新政又何以实现,何以成就振兴伟业,正是这份夙夜在公,不计个人得失,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悲情斗士形象,令人动容。有了张居正改革十年的坚实铺垫,即使在万历皇帝数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荒唐昏庸下,明朝还苟延残喘了将近80年,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正如《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的观点,明朝非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再好的时局,也经不住万历皇帝那样的折腾。我时常在想,像万历这样刻薄寡恩、睚眦必报之人,心理是否会有一丝不安和愧疚呢?如果当年张居正残道一点,直接取而代之,历史是否会改写呢?但那还是张居正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这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名言,我改两字送给那个令我动容的“铁面宰相”,了却君王天下事,哪管身前身后名?是啊,时间会证明一切,孰对孰错,孰是孰非,权且留给后人评判吧。
关于循吏和清流。书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循吏和清流,这涉及到用人方略,也是千百年来帝王将相一直争论的一个焦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政治体制如何改变,这始终是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中,永远存在四类人:能成事并且能严于律己(这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德才兼备的官员,这类人凤毛麟角,第一类),能成事但律己不严(第二类),不能成事但能严于律己(第三类),既不能成事也不能严于律己(第四类),前两类就是上面提到的循吏,第三类就是上面提到的清流。诚然,对于第四类,为政者应该严厉打击,坚决罢黜。对于第一类,为政者应该大力嘉奖、积极提拔,树为表率。对于占大多数的第二类、第三类,确实既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又要容错纠错,过犹不及,“水至清则无鱼”,把握度的能力是评判一个政治家是否合格的唯一“试金石”,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张居正能驾驭有方、处理得当,换成万历、张四维就怨声载道、一塌糊涂,往小了看是能力不足,放大了看是政治素养不够,缺乏的何止是历练、经验。所以政治官员常有,且非常多,但政治家不常有,而且非常缺。
读书可以聪慧,读史可以明智,唯愿自己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抹斜阳了此残生。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58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