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曾国藩》读后感_1900字

《曾国藩》读后感1900字

后世把曾国藩抬到了圣人的神坛,读罢此书,我却只觉得他是一个可怜之人……
初读,怀着一股崇敬之情,急切地想了解这位圣人所经历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件,然则不知是作者刻意为之,或者只是还没进入状态,全书的前四分之一都写得非常琐碎,所以断断续续读了近两个月。后来机缘巧合之下,重新翻读此书,竟一鼓作气,酣畅淋漓。
回想曾国藩的后半生(主要是因为他为后世所记住的成就大多是在后半生完成的),经历的大事亦不过三两件,其一,组建湘军灭太平天国;其二,助李鸿章之淮军平捻乱;其三,名毁津门教案。至于后面调查马新贻遇刺案,似乎已经算不上什么大事了。当然,最为人称道也最为人诟病,同时也耗费了曾国藩中老年时期主要精力的,自然是灭太平天国了。正史里说,曾国藩是中兴名臣,是清朝的守护神。而我们的历史书里,以前都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伟大农民运动的刽子手。评价立场不同,但反映出来的史实基本是统一的。
初见涤丈,其已为侍郎,且官声显著,亦为乡里称道。然在作者笔下,他的形象是这样的:常铁青着脸,吊着三角眼,目光肃杀,绝类煞神。且患癣疥,常常抓出满身带血的烂皮,这样的曾国藩,哪里有一点主角光环?让我如何喜欢得起来?而最让我介怀的,则是他的所想和所为,简直就是个十足的伪君子假道学,他一方面号称理学,要在世人面前表现得清高,但另一方面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功名之心。所以,尽管他存了个修齐治平之念,但一则心尚不诚,没有那种为理想献身的凛然正气,二则做事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只知一味横冲直撞,与各地官场都无法精诚合作。而且动辄使用酷刑,杀起人来一点不眨眼,于是得了个“曾剃头”的名号。练勇剿灭长毛的初期,他只知一味蛮干,觉得自己做的是一番多么伟大的事业,道德优越感正义感爆棚,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所以不配合他的人都是小人,甚至一有机会就要加以报复。但在看人方面,却不得不承认他有其过人之处。比如早期结识的康福等人,矢志不渝地跟着他做出后面一番番大事业来。尽管如此,这时的他锐气有余,人情世故几近空白,连败三场,数欲自杀而蒙救,他是自尊心极强的人,宁死,也不愿接受战败之辱,颇有儒家之风范,然其行事之宗旨,却全然是法家之严酷寡恩。至此,曾国藩虽有心成就一番事业,却处处受阻,浑不见丝毫成功之可能。
好在转折点来了。经高人指点,对黄老之学始有领悟,为人处事,尤其在官场周旋中,开始学会与同僚和衷共济,作风趋向务实。至此,练勇事业才真正走上正途,并最终攻陷江宁,剿灭天国。至此,他走上了人生巅峰,受到为人臣者最高的礼遇,爵封一等侯!且麾下湘军兵锋正盛,淮军亦是同源,故常有人在他耳旁吹风,劝他自立。(甚至在太平天国大势将去之时,就有人建议他两头下注。)然而他毕竟是曾国藩,是读儒家经典成长起来的、以理学修身的臣子,他除了对朝廷忠心耿耿,又怎会存有任何不臣之念想?甚至大功告成之日,自请自剪羽翼,以昭忠心,毕竟郭子仪是他的偶像。但在朝廷看来,你就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江宁城破之时,周边的军事部署让曾不寒而栗……
在处理津门教案时,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衰老了。且不说没有精力去分析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就是那股子敢作敢当勇往直前的锐气也消失殆尽。当然了,在国弱民穷的背景下,或许委曲求全是最理智的选择(怎么也比那些不任事而不知任事之难只知随意聒噪哗众取宠之徒要强百倍),但置清议民意而不顾,显然思虑亦有不周之处。于是书中那一章叫做“名毁津门”,曾国藩自此声望大跌。
至此,曾国藩隐隐已知自己大限将至,再加上对官场失望透顶,于是退而了却未尽之心愿。让他魂牵梦绕的是他的故乡,他的家人,他的老弟兄们。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此时,全书已经弥漫着萧条沉闷。不管怎么说,灭长毛一事,曾国藩还是颇引以为豪的,可是到后来湘军旧部和太平军旧部称兄道弟,让他开始怀疑起这十几年的厮杀到底所谓何来?而广敷的一番话更让他心灰意冷。满人的朝廷已尽显亡国之相,如此苦苦支撑又何苦来哉?且民众苦清久矣,还盼着曾侯爷一鼓作气推翻了政府,重建政权。但曾国藩给自己的定位却只是一个臣子。由此观之,他那强国的念想和努力,虽然感人至深也着眼长远,但也都带着些悲剧的色彩了。这样腐朽的朝廷糜烂的官场散沙的民众,还同治中兴?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一个笑话!
最后,六弟勘破红尘孤寂离世,康福要回云子以示绝交,而他也终于随着被黑雨一朝毁尽的斑竹走完了一生……立德立功立言,那又如何?终也逃不过百年孤寂……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70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