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读后感_1500字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读后感1500字

当我们说“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时,我们在说什么

1.有趣=interesting,即如何“让人觉得有趣,让别人对我产生兴趣”。

2.有趣=interested,即如何“让我认为活着挺有趣,让我对生活感兴趣”。

所以,“如何成为有趣的人”下就有两个议题:

1.如何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有趣的人?

2.如何让自己觉得活着挺有趣?

有趣是一种技能

一位优秀的演奏家、舞蹈家、画家、运动员在他施展这项技能的时候,施展的不仅仅是技能本身,还有他对世界的认知,他对人生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有趣”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是一种技能。

是技能就可以学习。

有趣是一场愉悦的意外:我知道你原来是这样,但是我不知道你“这样”到这种程度。

有趣和逗逼的区别

逗比有个“逗”字,这个字往往和“笑”联系在一起,比如“你这人很逗”的意思是:“你这人很容易让人发笑。”“发笑”是一种生理反应,往往在人们看喜剧、小丑,听相声、段子,或看到可爱的小动物时触发。“逗比”激发的是人的感官和情绪;而“有趣”是一种精神享受,激发的是人的思考。

所以有趣和逗比,最终差异在于品味的外显。真正的趣味差异,在于思想深度和文化素养,在于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什么都知道,但现实中却一事无成

先不讨论“知道很多的道理”和“可以变现的道理”是不是一回事,单从知识结构的角度讲:松散的知识点再多也只是一盘散沙,平面的、孤立的,无法给自己带来绵长而持久的快乐,也无法增加一个人思想的深度——这是“知识分子”和“知道分子”的根本差别。

那么健全我们的知识结构呢,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着手。

知识结构的“广度”是一个人“有聊”还是“无聊”的关键,而知识结构的“深度”是一个人“肤浅”还是“深刻”的关键。

“深刻”与否正是“有趣”和“逗比”的核心差别。

一个深刻的人不仅仅需要知道这是什么,还要知道“这为什么是”“这和其他信息有什么关联”“这个知识点在我的知识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

知识体系纵深的程度,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的“深度”。

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又叫作换位思考、神入或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同理心并不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多几分认同,却能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多几分理解,以减少戾气。我有同理心,不意味着我愿意妥协,但同理心能让我在保持立场、保留意见的同时,最大化平复心情,看清真相,保持心情。

无聊

高付出高回报:称之为“正事”。

•低付出低回报:称之为“消遣”。

•高付出低回报:称之为“倒霉”。

•低付出高回报:称之为“幸运”。

正事往往需要长期持续的付出,其中还包含相当程度的风险——你不知道你的付出有没有回报,只能认为付出多得到回报的概率更大。但正事的回报也非常巨大,考上一个好大学能让数年的人生道路更轻松,学会一项技能能让几十年职业发展更顺利,而学到一门深刻的学问、练习一项门槛不低的技艺能让人受益终生。

消遣的回报则来得更明确也更迅速,很多消遣的回报基于感官。当人接受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烈时,对感官的敏感度就会下降,变得迟钝,这时就需要更强烈的才能引发,导致人对的反应更加迟钝,陷入一个死循环。

一个人既不愿意为“正事”付出太多,又嫌弃“消遣”回报太少时,一种困惑、迷茫、犹疑、不悦的感觉就出来了,我们称之为——无聊。

有些人会用消遣来代替正事。消遣的时候有事可做是不无聊的,但等到消遣完正事一点未动,deadline又近了一步,此刻积蓄已久的无聊感裹挟着愧疚感如开闸放水奔腾而下,我们称之为——拖延症。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72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