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葬礼》读后感1900字
的葬礼,这本书我在高中曾经读过,但是百分之九十都不记得,从有微读那天,就订阅了这本书,后来有朋友送了我一本实体书,被我放在书架上,着实没有时间啃实体书。利用十一假期8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一觉醒来觉得要写点什么,就这样信马由缰开来。
依稀记得韩子奇是个流浪街头的孩子,为玉着迷,后来出国等等,但是印象最深的是他临死之前说自己是汉族,不知道是不是结尾有两种不同的版本,这里面我是没看到。记得自己当时看书的时候,被里面的情节感动的哭得稀里哗啦,那时候也是刚成年,情感世界还不那么丰富,如今再看没有那种想哭的冲动,但是仍旧会有撕心裂肺的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经典就是经典。
每个故事人物都个性鲜明,每个人的命运都自有定数,作者像一个母亲,把作品当做孩子一样精心孕育、细心培养,每一笔、每一画都小心勾勒、细细雕琢,所以,每一个人物的结局都是水到渠成,纵然读来都叫人悲伤不已,却也知道这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韩子奇:一个重情重义有担当却又情感贫乏、稍显懦弱的男人,少年时在梁亦清家里第一次接触玉便被其深深吸引,亦然放弃跟吐罗耶定去朝克尔白,做了梁亦清的徒弟,开始了他“玉王”的追逐之路,揭开了这段爱恨情仇的序幕。他对壁儿更多的是兄妹之情,也是为了自己痴迷的事业,承担起男人该有的责任,他的感情世界是困乏的,但是在英国与玉儿的情感描写不多,稍显遗憾,他对于爱情的结晶,新月的成长付出了心血,却没能落的圆满。
韩新月:最让人心疼的角色。从头到尾她都是无辜的,她的人设堪称完美,她的人生绝对残忍。“所谓残忍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者在这一点上毫不吝啬。矛盾的是,作者对她又很仁慈,近视于偏爱。所有人里,她得到的爱是最多的、最浓烈的,这爱来自于亲情(她的父亲),来自于爱情(楚雁潮),来自于友情(她的同学)。除了韩太太的恨(压死骆驼的稻草),几乎每个人都爱着她。
梁君璧:让人厌恶、鄙视却又恨不起来,甚至略带同情的人物。就是一个大户人家当家大太太的形象,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不懂爱情,也没有得到过爱情,因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便把能掌控的所有人都变成了维护自尊、私利的牺牲品。自私、愚昧、蛮横、贪婪,却也善良,爱丈夫、爱儿子,不能不说是个好女人、好母亲。那个时期传统女人的代表人物。
梁冰玉:韩子奇唯一的一次爱情的悸动,但是描写的不多,她敢爱敢恨、聪明独立、自立自强,是那个时期新女性的代表人物,注定会站到梁君壁的对立面,也是站到愚昧、无知、没有自我的旧中国传统女人的对立面。不知道最后算不算荣归故里,但是看到破败不堪的场面,想必也不是她所希望的。
楚雁潮:他是为新月而生的,是照亮新月的生命之火,这是作者代表上帝对新月的垂怜,亦是补偿。新月活着,他便燃烧得鲜明耀眼;新月死去,他也就寂灭了。他与新月的爱恋,其实有一见钟情,第一印象很重要,也为以后做了铺垫,为了新月什么都可以做,无所顾忌的爱恋,让人心疼。
韩天星:他的性格随他的父亲,优柔寡断、懦弱胆怯,却也重情重义,或许从小父亲不在身边,成长有缺失,他就像一头倔驴,一根筋,但是没有坏心眼,发自肺腑的疼爱新月,是个好哥哥,不能算是一个好丈夫。
陈淑彦:一个传统的女人,不懂爱情,也没得到爱情,嫁给的是婚姻,先结婚后恋爱,在他们身上没体现出来,她麻木地守护着婚姻,死心塌地爱着自己的丈夫,也真诚的关心和疼爱着新月。
郑晓京:除了韩太太之外的另一个让人厌恶的角色。可能是自己比较感性,尤其讨厌一副道貌岸然,打着正义旗号去干涉别人情感(私事)的伪君子。
谢秋思:高傲不可一世的感觉,处处要强。
罗秀竹:新月给她很大的自信心,她可以当新月的闺蜜。
奥利弗:这个深爱着梁冰玉的中英混血儿,那么绅士,那么深沉,他对梁冰玉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哪怕遭到拒绝,仍旧痴心不改。
蒲寿昌:无奸不商,落井下石体现的淋漓尽致,最后应该有个不好的下场,方可解恨。
老侯:是个忠诚老实人,有这样的管家是福分,最后他死也瞑目了。
姑妈: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对俩孩子视如己出有点过,但是天星也吃过他的奶不是嘛,自己的孩子没有音讯,把她的感情寄托在孩子身上,也没错。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怎么写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每个人的体会也不一样,写法也不一样。这本书与陈忠实、贾平凹、莫言他们的作品不一样,对于性没有描写,不靠那个吸引眼球,爱与性是可以分割开来的,唯一的一次亲吻是在新月的葬礼上,却也能让人记忆犹新,入木三分。
里面关于的风俗人情,或许只看了解不了那么多,但是让我们可以有一个直观印象,毕竟霍达是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情节在里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