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相国》读后感1700字
看最后两章时,感觉很失落。全书显得有点平淡,塑造不够丰满,觉得很多内心活动没有写出来。
十五岁中进士,人生应该有很多的可能,但到最后却以康熙的"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评价结尾。这一评价似乎很高,但总觉得跟相比,却是平平。英雄时势造,纵有通天的本领,时势不予,乃之若何?不过回到现实,几近完人又何尝不比英雄更过于美好呢?
说说自己的几个心得吧。
1、要沉得住气。这也是卫向书跟陈廷敬说的"等"字的意思吧。当年陈廷敬本来可以摘的状元头衔,是卫向书向顺治皇帝建议,怕他小小年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对他以后的前途不利,才只中了进士。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陈廷敬真的连中三元,必定对他不利。没有之前那林林总总的挫折,后来怎么能修得"忍"和"稳"。
2、做人要有底线,同时也知道变通,不能固守原则。陈廷敬坚守的底线就是不要误国。高士奇常常把假的字画献给康熙,而陈廷敬看在眼里,却不说。在他看来,不过是几张假画,误不了国误不了君,犯不着揪着这些小事,坏了君臣和气。而在山西视察百姓捐建龙亭之事,得知大户统筹制,由于着急平吴三桂缺粮之事,来不了细思,就把大户统筹制上报朝廷。而在接下来一两天,得知大户统筹制的危害时,又马上上折子说,不能推广大户统筹制。他明知这样做会惹来龙颜大怒,但是他还是执意上书,自己打自己打脸。因为这触碰到了他的底线——危害到了百姓和国家。与此同时,在康熙明令不许再上书谈论大户统筹制时,张鹏翮却还执意要就此事上折子,结果却被充发宁古塔。也许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成就了名声,但也就仅此而已。要识时务,顺势而为,方为大智慧。而在后来,康熙南巡杭州,闽浙官圆阳奉阴违大搞排除时,张鹏翮说道,"若依往日年少气盛,我早参他们了。",也许这就是他的成熟吧。
书中有两三处一笔带过,陈廷敬收受下层官员的银子的事。其实这个在当时已是明规则了,但在电视剧中,一个主角是不能为三斗米而折腰的。我在小时候看电视时,首先是要分清的是那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然后就觉得好人就该坚持正义,好人就该眼里容不得沙子,最后正义就该战胜邪恶。而现实中,哪有什么绝对的好和坏呢?也许在以前,我喜欢像海瑞这样刚正不阿、视恶如仇一样的官。但现在想来,这样的官,真的就能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福利吗?并不见得。毕竟要成事,光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自己的目的是想有所作为,那非大是大非,无须太过执着。正所谓水清则无鱼。当然,如果仅仅为了名流千古,为了自己内心的虚荣,那固守原则也就无所厚非了。但名要流千古,终将要靠做成的事来决定。
在女婿一家求陈廷敬救他父亲张汧的那一段里,陈廷敬与岳父李祖望谈论时,说道,"我只能做我做得到的事,做不到的事,我要是硬去做,就什么事都做不了。"
3、人要有所敬畏。在陈廷敬和张汧取得进士回山西老家时,张汧说起陈廷敬的状元被卫向书搅了之事,陈廷敬叫他不要再提此事时,张汧说陈廷敬畏手畏脚时,陈廷敬回答说:"我不是畏手畏脚。君子有大畏!成大事者,必须有所敬畏。所谓无大畏者,其实不过是莽夫耳!"在论语中有一个典故。子路问孔子说,"如果您统率三军的话,你会找谁和你同行呢?"孔子说,"那种空手搏虎,赤足过河,即使死了都不会悔悟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同行的。我一定要找那种遇事谨慎、善于通过谋划来取得成功的人同事。"这也是"暴虎冯河"这个成语的由来。
4、做大事时,要果断,不要妇人之仁。这是陈廷敬密谋连环参人那一段里被逼出的"狠",这应该也是本书的部分了。
5、审时度势,急流勇退。陈廷敬最好装聋,请辞回家,得以全身而退。这好比是在赌桌上,赢家总是知道适可而止,而一直住着不动的,最终总是输得最惨的。人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只知求进,而不知有退。爬得越高,往往意味着摔下来时,会摔得更重。
6、要学会以人度人。这也是我们一般说的同理心或换位思考,但我觉得用这两个词不够准确,就自己造了一个词。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要学会以别人的心思来揣度别人。为什么不是以己度人呢?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不一样,自然想法肯定就不一样了,如果以自己的心思去揣度别人的心思,那必然有所差池。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