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_1000字

《一生的忠告》读后感1000字

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作者很啰嗦,切入点很细,还在想家长有没有必要对子女淳淳教诲,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得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呢?并且当时认为作者太注重孩子的“人情教育”了,拿大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不是特别有趣。(后来自我反思是不当父母步骤父母心)
但是耐着性子读完,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树立明确的读书目的”这一点。我一直觉得读书是一件兴致所至的事,无所谓规则,无所谓目的。这大概是受到传统文化“无用之美”的影响吧,反对急功近利,强烈的目的性。这种读书方法并无可指摘之处,比如陶公“好读书,不求甚解”,潇洒恣意。但是对于我来说,读得快忘得更快[流汗]并且往往是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看,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后,就束之高阁,再也不管不问了。
这本书还讲到“不要让别人读出你的心事”。之前我觉得这种人有点虚伪,一是一 二是二,一点五算什么。这种想法可能是因为读过的一些文章和书籍有“妖魔化”成长的嫌疑。(不是说作者的目的是这样的,而是有可能给读者一种误导)比如《小王子》,“当你和大人们讲你看到一幢带有花园阳台的法式洋房时,他们不会觉得它美;但是当你对他们说,你看到了一幢价值100万法郎的房子时,他们会齐声发出感叹:'好美的房子啊'。当你对大人们说,你教了一个新朋友,他会踢足球,有一头金色的卷发时,他们不会问你的朋友今年几岁了,他喜欢什么,而会问:'他爸爸是做什么的?'”(这段引用是我凭印象写的,不是原话)它们无形中在大人和孩子间划了一条线:孩子是纯洁可爱的,大人是世故圆滑的,并且他们是无法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想想这是多么可怕,它会让一些孩子拒绝成长,拒绝变得“世故”,并且和同龄孩子中心智更成熟的那一类人划清界限。于是就有了一些视幼稚为纯洁,视愚蠢为可爱的人出现了。
书里还讲了人不止一面的道理,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所以套用村上春树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多观察,尽量多地看到人的每一面,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急着下结论。这意味着,规定一件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丧失了认识它多元性的可能。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作结,“一个人无论从书本上得到了多么丰厚的知识,都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增长各种见识。人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现实,通过自己的思想去切实感受人生,他才可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做人做事的种种道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86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