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全新修订版)》读后感1900字
最近看了一本书,是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张宏杰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一直都很有研究,在另外一本《饥饿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中对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对国民性的影响也有所提及。《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讲了中国人在君权的控制下怎么一步步从“讲信义““有尊严”的贵族堕落成了“冷漠”“自私”的小人,让人唏嘘不已。
让我不禁想起几年前我在新西兰打工旅行时的故事:当时我在新西兰与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结伴南下,他对我说,中国需要宗教,不然就毁了。见我不说话,他举了一个例子:在上海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他拦了一辆出租车,司机知道他是外国人后,故意绕了好多圈才把他送到目的地。但是实际上,路并没有那么远。最后他说了一句,作为一个华人,他之所以去上海工作,就是因为很向往中国。但是中国其实是让他失望的。
我对他说,个例其实不代表什么,而且其他国家也有自私、钻空子的人。后来我又陆陆续续接触到了一些人,他们对中国大陆人都有着相似的印象。与前面的华人相比,他们甚至没有到过中国。
那么为什么,中国给世界留下这样的印象呢?
可能和历史上,中国人的表现有关。
英国海军上将在《环游旅行记》中提到他在乾隆初年到广州湾进行补给的时候,花大价钱买来的食物不是腐烂变质就是缺斤少两。
马戛尔尼访华的时候,看热闹的人很多,一艘船被压翻了,但是却没有人上前营救。
访华的使者在街道两边,随处可以看见被弃的婴儿。而人们对一只死狗的尸体更有兴趣。
这样的例子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印象还能好吗?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甚至在所著的《世界通史》中说:“中国人都是骗子,嗜于行骗”
难道,中国人一直都那么不堪吗?
其实在春秋时期,中国人是非常讲究信义的。《左传》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宋国公子城与华豹在赭丘作战,华豹先射了公子城一箭,没射中。而当时战争规则是一人一箭,于是华豹就等公子城射箭,结果被射死了。
这个故事用现代的视角来看,他们对信义的遵守可能达到了近乎迂腐的地步。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这是一种普遍的战争规范。黄仁宇就说过,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上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
而之所以大家如此遵守礼法,是因为春秋时期军队本来就是由贵族组成的,所以当时的战争和欧洲的骑士决斗很相似。由于贵族在当时有很高的话语权,贵族精神中的“礼”“义”“信”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崇尚信义、尊严、荣誉的。像“士为知己者死”,“官之则是不肯,禄之则不受”“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些狭义潇洒的语句就是出自于当时。
那么中国人的国民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急转直下的呢?
在张宏杰看来,宋元的战争几乎使中国的文化精英阶层集体阵亡。当元朝入主中原后,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底层。统治者对文化的轻视以及政治上对的高压,人们不再重视文化道德,而开始精于钻营。很多为了取得一官半职,甚至假冒蒙古人,并且愿意成为他们压迫的工具。整个社会风气由此呈现出流氓化的倾向。
到了明朝,汉族人重新回归到统治地位。但是朱元璋出身流氓阶层,他的后代整体素质也不高。就连历史上有名的永乐大帝——朱棣在听说政敌的女儿被人糟蹋,生下一个女儿。竟然说出“依由他,小的长到大,便是摇钱树”这样的话。在这样的统治者的领导下,上行下效,整个社会的风气进一步恶化。
等满清入关后,精明的清朝统治者为了从身心上控制住臣民,他们甚至主动提出,不需要名臣。他们希望所有人都是无条件的服从,于是人们都变成奴才,不再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对一个奴才,又能奢望什么呢?低自尊的奴才们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
正是在这种高压的君主专制的统治下,官员也好,百姓也罢,渐渐被抽走了灵魂。没有灵魂的人除了自己,当然谁也不会关心。权利,自由,公平, 更像是一个美好的童话吧。
现在的中国人国民性究竟是不是一个问题?
很久以前,我读柏杨先生的《丑陋中国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指出中国小孩不爱笑。虽然他们内心很快乐,但是从来不笑。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们都很活泼可爱,非常爱笑。
我上大学那年,有三个小孩落水,我们学校有一个班级的同学用衣服绑住脚接力去长江边捞小孩。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1024长江大学救人事件。现在网络上也可以搜得到。
可见,历史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并不多。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究竟应不应该笼统的规为“国民性”还有待商榷。
而中国人留给世界的印象,我想,就交给时间去证明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