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关键提问》读后感_2300字

《关键提问》读后感2300字

很薄的一本,浓缩全书,就是五个问题:
“等等,你说什么?”是一切理解的源泉。
“不知道为什么?”是一切好奇心的根源。
“我们能不能至少……”是一切进步的起始。
“我能帮什么忙?”是所有美满关系的根基。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能帮助你触及生活的核心。
◆ 引言 问题不对,你永远不会成功
>> 我们不应把时间浪费在担惊受怕上——担忧过去、未来、不确定性、他人、新创意、新环境。
◆ 第一章 先理解,后下定论
>> 之所以将“等等,你说什么?”放在不可或缺的问题列表的首位,是因为这个问题是一种寻求详细解析的有效方式,而详细的解析是真正了解某事的第一个步骤,无论是了解一个创意、一种观点、一种信念,还是一份商业提案。
>> 有太多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努力真正理解某人或某事,就过早判定自己是否认同某人或同意某种观点。
>> 史蒂文斯法官提问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经久不衰的道理:在几乎任何情况下,最好都要先让对方解释说明,再进行申辩。
>> 在掌握了所有的信息后再做批判,明显要好得多。
>> 在家庭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条经验尤为有效。
>> 培养先理解、后下定论的习惯,也能够帮助你规避毫无意义的争执,加深你与周围的人的联系。
◆ 第二章 保持好奇心,建立新认知
>> 你应该花些时间看看周围的世界,关注身边的人和环境,同时记得问自己一句“不知道为什么?”
>> 不知道我能不能加入大学的赛艇队(行不通,大家可能还记得,我太矮了),不知道我能不能加入一支无伴奏合唱团(行不通,因为加入的人必须会唱歌才行),不知道我能不能去打橄榄球(可以,因为这与身高和唱歌好坏没什么关系),不知道我能不能在大学毕业后靠捡垃圾在澳大利亚自力更生6个月(行不通,自从在垃圾箱里捡到一只死猫之后,我就决定不走这条路了)
>> 如果你不断提问“不知道我能不能这样做”,你就一定会找到让你心驰神往的事情。
>> 即使是周围最确凿的事实,也值得你提出问题。
>> 想要改变现状,第一步就是提出“不知道为什么?”,然后在这个问题后面再附加“不知道能不能?”这个问题。
◆ 第三章 后退一步,前进两步
>> 提问“我们能不能至少……”是一种破解僵局的好方法。
>> 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些和他人相同的立场,尤其是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达成共识,你就更容易将这个世界看作一个存在微妙差异的地方。至少,你不会那么容易将与你意见相左的人看作妖魔鬼怪。
>> 他们认为,一部“活宪法”应该由法官加以更新,以便适应现在的时代。
>> 想要规劝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第一步就是找到一些共同立场。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更看重事业,而他们更看重家庭。除了本书,其他地方也了解到,欧美那边的歪果仁十分注重家庭:教授会在周五提前做好工作提前回家;工作的地方不愿意离家太远……
>> 我被任命为奥克兰大学的客座教授,为孩子们找到了一所很棒的公立学校,也找到了寓所和汽车。
>> 提出“我们能不能至少……”这个问题,就是鼓励自己和他人克服恐惧的良方。
>> 认为,不做尝试是人类某些最深刻的悔恨的源泉,正因如此,我才会在我的第二次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上谈到不作为之罪。我认为,与实际做到的事情相比,我们没有去做的事情往往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 第四章 不要表现出“救世主”姿态
>> 用“我能帮什么忙?”这个问题来开头,你就是在抱着谦虚的心态寻求指点。这个问题不仅向对方表达了尊重,也很可能让你的协助更有的放矢。
>>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要认为自己是“救世主”,也不要表现出“救世主”的姿态来。
>> 用“我能帮什么忙?”这个问题引出对话才如此关键。用这个问题来开头,表明你在抱着谦虚的心态寻求指点。
>> 提问该如何帮忙这个问题不仅向对方表达了尊重,还很可能让你的协助更有的放矢。
>> 他们最为需要的,就是发一发怨言,获取一些同情,然后自己想出解决方法来。
◆ 第五章 谨慎分辨重点和无关信息
>> 我们或许太过注重常规,并因此而分心。我们或许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对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工作却不予面对。
>> 所有这些情况下,问问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很有用的。
>> “酋长”果断撇开大量信息,辨认关键问题和难点的能力的确超群,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一位如此成功的律师
“这是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谁关心这个问题?讨论的目的是什么?你、我是否需要参加这个讨论?还有谁需要参加这个讨论?讨论的重点是什么?”
这个抽屉里的问题,其实都是在问:我们是否需要讨论这个问题?
>> “这是场真会议,还是场假会议?”
>> “这是场真会议,还是场假会议?”
>>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以便能完成工作之外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事情,比如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或是追求其他的兴趣和爱好。
>> 人们在扪心自问他们宏大生活的重中之重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无论对于家庭的定义如何,绝大多数人都会将家庭包含在答案之中。
>> 关于你的工作、家庭、友情,以及该如何行善,这些主题中的重点需要你自己做出判断。另外,就像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平衡这一始终存在的需求一样,在不同主题出现摩擦或是相冲突的时候,你也需要判断该如何找到平衡。
>> 当你的人生走到尽头,你所看重的东西会是什么?到那时,物质利益只会占很小的比重,而你与他人之间的情谊才会是你人生的关键。
◆ 结语 人生如是,你是否获得了你想要的东西?
>> 道格之所以能成为室友和同事中的领导者,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并不愤世嫉俗。
>> “人生如是,你有没有从中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 “等等,你说什么?”是一切理解的源泉。
“不知道为什么?”是一切好奇心的根源。
“我们能不能至少……”是一切进步的起始。
“我能帮什么忙?”是所有美满关系的根基。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能帮助你触及生活的核心。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93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