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读后感_1600字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读后感1600字

读完这本书,自然地联想到鲁迅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说它“力透纸背地表现了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和对于死的挣扎”,我想余华的这本《在细雨中呼喊》大抵如此,不过它并不是力透纸背,而是在平淡如水的文字中挖掘人性,它表现了农民在苦难的生活中的恐惧、战栗、无奈、抱怨而又倔强,我仿佛能听见一个女人在雨夜中凄凉的呼喊,那呼喊声是对悲苦生活的控诉与反抗。

曾读过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无数次热泪盈眶,真的是太苦了!对于《活着》,我只记得那个放牛的老人,一家人都先他而去,可他依然坚强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一次次为了家里的生活而卖血,在这苦难的故事里,我们被打动的更多的是人物对于生存的坚强,余华说“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可仅仅是“活着”二字,已叫人千疮百孔!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以笑的方式哭。

回到这本书中,我相信读过之后的人应该都会有一些共鸣,作者将一个孩子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出发与回归者,使我们更能身临其境。孙光林在对于童年回忆的叙述中,我们眼见了农村里的人的死去、年轻人的婚礼、性的渴望、孩子间的友情与老人生的风烛残年,平淡而冷静的叙述却是富有哲理的。在描写弟弟死去时,写他在水中挣扎着直视太阳,“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这就是生与死的差别,活着时也许我们根本不会去在意头顶的一方晴天,而只有将死之人才会对失去光芒而感到恐惧,在描写苏宇之死的时候也是这样,写苏宇在死亡之前在光与暗里的挣扎,那种生死边上的来回太过痛苦。

余华对于性的描述一向直白而露骨,在阅读时当我看到年幼的孙光林对于自己的性成熟感到痛苦时我还觉得这样的描写太夸张,因为我认为生理的成长是自然的,但是现在想想,自己是因为已经长大所以才会满不在乎,而年幼的自己面对毛发的生长又何尝不是恐惧的。对于孙广才与寡妇偷情的描写直白的表现了农民对于性的渴望,他因为抑制不住而对自己的儿媳下手,读到此虽然愤怒,但是我想作者想要表现的不是丑恶,而是在那样年代的农民生活里,就是这样的,在从没有接受过知识教育并需要卖体力生存的农民生活里,无疑,原始的冲动压倒了理性。

孙广才的偷情使另一个人变得更为不幸,那就是孙光林的母亲,一个女人。在孙广才不断把家中的东西拿给寡妇时,孙光林的母亲选择了隐忍,孙光林当时不明白母亲的默默不语,直到母亲死前那响亮的哭喊,他才明白,母亲对于孙广才的怨恨,那喊声里是包含了屈辱与无奈。可想而知,农村的女人,她们的生活有多么糟糕,本就穷困的生活,加上丈夫的不忠使她们的处境更加艰难;王立强身体孱弱的老婆,也时常在狭小的屋子里法出惊悚的喊叫,还有那个阴森的老太婆,也在自己死前用凄厉的喊叫来表达对这一生的悲痛与绝望。

我想生命之不幸时犹如暴风骤雨,为何作者用“细雨”一词,读完全书我认为,作者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农民生活中来表现苦难的,他们的苦难贯穿了整个生活,就像黑夜里“细雨”,缠绵而阴冷,在空旷的黑夜里,那种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让人战栗。

还想谈一谈的是孙有元,孙广才的父亲,这个年轻时能蹚子弹的人在自己的晚年却用一种极为小心翼翼的方式生活着,在他腰不好之后,孙广才曾说:“多了一个吃饭的,少了一个干活的,这一进一出就是两个人啊。”可见,穷困的农民生活是残酷的,它只要能干活的,它将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变为一个迟暮的老人,它将家庭的亲情化为乌有,孙有元在后来对自己的孙子使坏(诱他锯坏桌子,将打碎碗嫁祸给孙光明),其实都是为了自己能在这个家中更好地活下去,在他们的生活里,只是为了活着而活,但也足以表现对生命的负责。

总之,这本书是值得五星的,倒叙、插叙的叙述方式、苦涩的故事使我们在震撼之中对生存与人性有了更好的解读。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695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