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有一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读后感_1700字

《有一种爱情叫杨绛和钱钟书》读后感1700字

本书分别从钱钟书和杨绛二人的幼年讲起,直到初见,相识,相知,相恋,携手,历经世间沧桑,围绕着两人相濡以沫的爱情娓娓道来。

一、钱钟书和杨绛其人

全书对钱钟书的刻画很有意思,上课不好好听讲,只看自己的小说。和许多人一样,钱也倡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时,他便读完了《圣经》《天演论》《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和两小箱林译小说。饶余威回忆钱钟书:

“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带笔记,只带一本与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考试总考第一。”

另外,他还提到钱钟书的一个怪癖:

“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大学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出自此君之手笔。”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也是记了一摞又一摞。

钱钟书的博学简直成了一种传奇,杨绛为《钱钟书手稿集》作序时写道: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意味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填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吴宓曾说:

“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人才,在老一辈人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人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文中这一段话对钱钟书大概是很好的概括:

“他只是他,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世界相对。在校期间,他不喜交际,更不会去拜访那些所谓的权威名流,连社团活动相邀也只是敬谢不敏。有人说他行为乖张,不近人情,也有人说他架子大、爱挑剔、爱出风头……那又怎样,他就是他,从不愿在那些虚与委蛇的应酬中浪费宝贵光阴。”

杨绛和钱在性格上是很好的互补。杨绛的父母虽是旧式夫妇,却相亲相爱,如一对老朋友,没吵过一次架,且无话不谈。这样和睦美满的家庭使得杨绛性格温柔,乖巧可人,温婉如玉。钱钟书在生活处事上如同一个孩子,但杨绛则是一个好伴侣,贤惠持家,帮他料理生活中的大小杂事。

二、几枚趣事

书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片段,比如杨绛和钱钟书相恋后私下里互写情书,有一次钱父看见杨绛的信,没有生气,且对杨大加赞赏,因杨写:“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钱父没经过钱钟书的同意,提笔就给杨绛写信,郑重其事地将儿子托付给她,且认定杨为自己的儿媳妇。


钱趁杨睡觉之时,用毛笔在她脸上大画特画,杨的脸比宣纸还吸墨,洗不干净,钱方才作罢,之后就只画一幅肖像,上面添眼镜和胡子来过瘾。


一次钱钟书对钱媛捣乱,把女儿的皮鞋放到床上的凳子上,还塞满了东西,被女儿抓了个正着。钱媛当即向妈妈告状,而钱钟书将自己的身子缩得不能再缩,笑得直不起腰,嘴里还念叨道:“我不在这里,我不在这里。”

三、相处

钱写给杨的情诗中很浪漫的一句:

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钱要去牛津留学,为了陪他,杨还没毕业,直接从清华肄业和钱先办了婚礼,然后直接同往牛津。杨绛在牛津旁听了大量牛津大学的经典课程,做了很多课堂笔记,然后便泡在图书馆自习,在图书馆中占了临窗座位,还为自己做了课程表,仔细读那借来的一本本图书。

二人读过书之后会互相交流意见,若读到好的书,并且量到对方会喜欢,还会互相推荐。

杨绛觉得,钱是自己和女儿共同的老师。三人近在咫尺,她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绝不打扰他,往往勤查字典,穿衣吃饭这类的小事,杨绛母女则把他当孩子照顾。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是穿在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趾头知道。他对杨绛的评价,很多人都知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要娶别的女人。很多人奇怪,既然二人这么恩爱,为什么只有钱媛一个孩子,对此,钱是这么说的:

“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么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虽然我对钱杨二人的故事早就烂熟于心,但读到钱媛肺癌去世、钱钟书也离去,只剩杨绛一人独自回忆三人的生活写文记事时,还是止不住的鼻头一酸,泪眼模糊。在《我们仨》里,杨绛用比较多的材料记录了他们的家庭生活,看后应该有许多感触。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01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