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鼓声》读后感900字
第六本村上春树的书,作为随笔是第二本。我发现他的随笔比小说给我影响更大。我喜欢他的碎碎念。甚至在所有作家中,他随笔的屏息节奏是最舒服的。没有刻意的词藻,没有满篇幅的道理或描述,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一样,有趣,也没有压力。“将亲眼见到的东西写得像亲眼见到的一样——这是我的基本姿态,即把自己的感触尽可能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摈除廉价的感动和泛泛之论,尽量写得简洁(simple)、写得客观(real),并在千变万化的场景中努力不断地将自己相对化”。
这本书读来的挈机很合。虽然很早就被他开篇这段文字吸引。“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 可是年轻点的时候并没有耐心看完这本非正经游记的碎碎念。年少时觉得游记要写得像余秋雨千年一叹那样写得愁眉苦脸,感古怀今,才值得付出时间。
而这次再拿起,刚从罗马回来,对那里的暖阳暴雨,石板路和巷间咖啡馆还有质感记忆。另外,我也处在村上听见“远方的鼓声”的结点,认同他说的四十岁会是精神分水岭的预感。“也许越过四十这道分水岭即年龄上了一个档次之后,过去不能做到的事变得能够做到了。不用说,这是好事,可喜可贺。但同时我又这样想:作为新收获的交换条件,说不定以前以为可以轻易做到的事会变得无能为力。” 有种要为自己记录些什么的焦虑。
再就是彼时他的日本,和今天的中国何其相似。眼下民众热议的某民企上市公司老板在美国的性侵案,真像他比喻的“大小便失禁”似的,撒得大街小巷都是。“环顾四周,触目皆是被咀嚼过的悲惨的残骸,以及正被咀嚼之物的娇音。是的,这就是我的国家,我中意也罢不中意也罢。”
不管经历了什么,旅行与否,人很难有突变的挈机,大致精神轨迹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才会看出弧度。“此刻位于此处的过渡性暂时性的我本身、我的存在本身,说到底恐怕即是旅行这一行为。并且,我哪里都去得成,又哪里也去不成。” 这也是我解post vacation blue的一剂良药������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