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300字
不优秀的绵羊
先了解一下这个作者,他是一个犹太移民,全书的文字都很恳切。很多时候,让我动容。虽然,我不是优秀的,但我却是一只绵羊。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在网络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除了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之外,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文章经常出现在《》、《大西洋月刊》、《国家》、《新共和》上。
孩子的教育,实在是古今中外一直不得解的难题。这等事很难说个对错,而且完全无法干预。在我们眼中那些完美人类的特性如:会多种语言,很多证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等等,在文中的全能型人才,依然倍感压力,并不幸福。他们符合社会的普遍标准,可,世俗的评判仿佛并不能激发这些被精心培养的青年人们的潜力。作者认为,他们不再有创新,雄心壮志,不再有趣。可,创新不代表离经叛道,这个社会是需要各色各样的人,假若这些常春藤联盟培养的绵羊们做不到,自然也会有人做到,他们往往并不来自顶尖阶层,那些人一开始在你看起来并不那么优秀,也许是草根甚至是我们眼里的草包,可,他们也能做到呢?所以,也没必要设定那些啥啥都好的人就会走不拘一格的道路,没什么可怪的,因为创新不是被所谓体制磨灭的,是被人性自己磨灭的。或许,作者只是惋惜,精英教育并没有给这阶层的孩子以自由,以该有的健全的人格。这就是我看了前两章的感受。
好奇心的培养,道德观的树立,社区归属感的建立,民主、公民意识的建设现在在孩子的教育体系里,有些丧失。但在我身边,却总觉得是有苏醒的迹象。可,这并不代表,孩子们就拥有了美好的童年。社会学家米歇尔·史蒂文(Mitchell Stevens)的话来说:“富裕家庭的生活方式就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可以量化的美德。”一切为了大学生申请表上的评分,所以称之为量化,也就是所谓应试。原来西方则认为自己是应试,只不过冠冕堂皇了些,增加了多个项目罢了。
“孩子追求完美原则上是为了极力消除父母或外界对自己的不满。”可悲的是,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我初中时代,我母亲曾因为我考试不理想,深夜起来写日记,在上面写她很恨我,甚至她做出自我伤害的行为。高中的时候,在外读书,也曾在电话里说:你只有学习成绩好,考上好大学,我才会爱你,那样我对你的付出才有意义。当外人在说我不是的时候,她并不会为我说一句好话。幸运的是,我的父亲一直默默的拼凑我时而破碎的心墙,当他对我说,只要看见背着书包的人就会想起我,认为我一个人在外求学很可怜时。我的自责和愤恨,就会消失。告诉自己,那只是想要我成才的一种教育方式,可谁知道,如果我因对自己失望而抑郁,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而如今,我也逐渐意识到,全盘否定这种教育方式依然是错误的,因为在心被火炙过后融化,浇铸成现在的样子,也成就了我的样子。如果说,继续厌恶自己,轻视自己,并且是在已经认识到我本应该如何活以后依然如此,那只是自己的罪过,和任何人无关。
“不管其他人怎么评论你,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勇于发现新的理想和新的追求。两个极具智慧的问题,等着我们回答:(1)什么是优质的生活?(2)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在明白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以后,才有资格说我们通过人生的修行朝圣出了本真的那个我。我思前想后,我依然希望看见父母脸上的笑容,希望身边一切和美。虽然,这建立在他人和周遭的基础上,却也是我的修行。度人即度己,度己亦度人,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阅读这件事向来高尚却很容易伪装,思考往往被人忽视,而深入对话也常常苦于无伯乐。阅读并表达出来,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可却常常被嫉妒冲头的人认为是炫耀。不相信他人的纯粹,说明自己也并不纯粹。仅此而已。
自我与社会、选择与后果、懦弱与勇气以及传统与反叛。我们如何能做到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中博弈,又如何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人的一生实在不长,可成长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具备充分选择的能力。作者尚且有过很多弯路,又何况我们呢?难道,我们也需要有试错的精神,不断挑战,只怕,没有该有的规则和劝导,世界会否乱套。
博雅教育是探究和追求真理的教育,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超越空间和时间来思考问题、不受工作性质所限制的能力。博雅教育所关注的是公民权益、他人利益以及构建一个健康的、有创造力的、自由的自己。专业科学和人文科学哪个更重要?专业科学人才代指工科技术型人才,所学知识,最多够用10年,可如果软实力提升综合素质强,特别是学习能力突出,够用一辈子!历史,文学,宗教学,哲学,社会学以及探究世界规律的敏感度,我认为还有心理学,都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这些是前人的智慧结晶,可这其中也没有绝对的正确之说,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还有所为!
作者在最后一章,说出了精英教育该如何自我救赎。在我眼里,我曾非常羡慕被精英教育的孩子,也曾暗自下定决心,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可,如今,这种教育却需要被救赎了。提高高等教育高等学府的录取范围而非专属,让普通孩子也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增加公办学校的预算。最重要的是不要拿走所有的资源。社会正义意味着你需要放弃一些你拥有的东西,从而让别人能够拥有更多。这才是我们在思考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时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教育问题,永远不能置身事外。精英教育不一定就会像文中所说的,让这些孩子性格沦丧,甚至整个国家被精英阶层完全统治而萧条潦倒。但,我们都希望未来可期,我们希望众生平等,希望更民主更和谐。下一代也更幸福。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