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读完对我感触很大,这本书以对比中日双方,描述当时中日两个国家在同一时代,面对西方敲开了大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措施,最后不同的结局。
一、对待比你强大的对手
日本人对强手入侵本国,不但不反感,反而表示佩服,认为自己带来文明进步,值得本国努力学习。反观中国清王朝挨了英、法的打却仍冥顽不灵,只买写西洋枪炮而不做政治、军事体制改革,因为向西方学习不能零敲碎打而是系统工程。在洋务运动三十年间白白丢失了建设的机遇期。以敌为师,以强手为师,恰恰是一个能崛起的民族应具备的精神。
二、教育的方向
“中国之所以文弱,原因在于科举制度,‘只重文试,不重武技’,而读书人又‘只注意空文,而实用知识很少研习’。由此‘清国风习,文弱流衍,遂至蛮夷恃力而至。’”想到如今中国仍然沿袭这个重文轻武的模式,孩子的教育重应试轻体育,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仍然偏文弱书生,而现在国外的教育把体育放在的较高的位置。日本近代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近代化,教育上的超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超越。
三、企业的体制
“官办企业,名为保商实为病商,官督商办势如虎。事实上,中日官方几乎同时、同样扮演两国近代工业‘助产婆’的角色,但日方及时退出而中方却霸住不放,以致这些官办企业死气沉沉,若不是靠垄断特权保护的话,恐怕早已破产关门。”如今很多国有企业,仍然没有逃出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模式。
四、明确的目标
中国办北洋水师目的在于看家护院,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而朝廷上大多人都视北洋水师为李鸿章之私人舰队,在甲午前最后几年不拨经费。慈禧更是把北洋水师经费移做六十寿辰只用,并严令六十寿辰之际不可主动大动干戈。
而反观日本,全民为海军捐款筹款。为了支持海军发展,一天就吃一顿饭。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海军军费,并设计专门克制定远、镇远的海防舰。海军实力一时此消彼长。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最后结局不明而喻。发展海军的钱不出,终将要出战败赔款的钱。
能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关键还是看自己是不是争气。有事则急图补救,事过则仍事嬉娱耳。抗日与学日相互交织,中华民族才走向了复兴。历史上的中强日弱,自甲午后变成日强中弱;目前是“两强并立”,希望以后能走向转向中强日弱。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