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后感_3500字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后感3500字

如今的社会,让年轻人越来越难看到希望,鸡汤盛行的年代早已过去,而今反鸡汤文人们也快看腻,新一代的青年在进退无路,无所适从的夹缝中挣扎求生。时间流逝,金钱缺失,没钱又没闲的生活让人迷惘,找不到出路的年轻人在稀缺状态下不断强化稀缺心态,而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长期陷于其中无法自拔。

《稀缺》的作者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他发现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一.什么是稀缺

我们通常所感知到的稀缺是资源问题(时间和金钱),《稀缺》一书的作者更愿意将“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稀缺”是一种“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它会俘获大脑,使人过度关注稀缺的对象而失去正常的判断,而使稀缺的状态进一步恶化。

稀缺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谁,都会感知到这种状态的存在:要么缺钱,要么缺时间。

稀缺心态的产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专注红利和管窥。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并从中获益,此时称之为专注红利。同时,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从而导致视野狭隘,产生短视,此时称之为管窥。

这里的关键词是:稀缺心态,俘获大脑,专注红利,管窥

二.稀缺心态是如何产生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往往离不开环境的约束,环境的稀缺造就了心态的稀缺,这种心态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不同情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打个比方,一个2块钱的包子对于穷人和富人来说都能承受,所以买个包子对于两者来说都很轻松,也不需要想太多,此时并不存在稀缺心态,或者说稀缺心态极不明显。但如果是一件二千块的衣服,穷人的心态表现就是买了这件衣服下个月的房租怎么办,生活费怎么办,自此有了权衡思维;而富人也许觉得不过就是件衣服喜欢就买了,富人的稀缺心态仍不明显。但当面对的是一座四五百万的别墅时,富人也同样会产生权衡思维,因为这座别墅对他来说也明显需要好好考虑斟酌。

权衡式思维是由稀缺所引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稀缺状态下,因为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以致我们开始对之念念不忘,开始产生决策难题。

总结:稀缺状态并非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稀缺状态引发权衡思维,权衡思维造成稀缺心态,而稀缺心态进一步加剧稀缺状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三.稀缺有哪些表现

前面说到稀缺的产生会出现两种情况,顾稀缺心态的表现也分两种:专注和管窥。

先说专注,大家学生时代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在考试前夕,很多人都会变得比以往更有效率,“临阵磨枪”的做法虽不可取,不过有时却也很有效。这就是专注所带来的红利,随着截止日期的到来,考生对考试的专注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效率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再说管窥,同样以考试为例,“临阵磨枪”式突击固然短期有效,但就长期而言并无益处,为了考试而突击记得快忘得也快,最终的结果是过了考试却没了本事。

这是一个封闭的恶性循环,稀缺所产生的专注红利往往是短视,有害的。太过于专注当下,而看不清远一点的方向是危险的。就如同考试,每一次的专注红利都让你得以过关,同时也让你看不到毕业之时才发现自己啥都没学到的尴尬,你却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或者知道了也无法红利的诱惑,依旧深陷其中,也就是掉进了稀缺陷阱。

四.如何摆脱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心态改变才能跳出循环。《稀缺》一书中提到了两个对抗稀缺陷阱的利器:带宽和余闲。

何谓带宽,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我们需要通过对资源的认知来估测未来的需求,需要利用执行控制力来抵御当下的诱惑

何谓余闲,余闲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比如刚开学的头两个月,几乎没有考试压力的时候,这段时间就是余闲。

带宽: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的提升需要多阅读,多经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延展宽度与深度。不多说的,至少能让自己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稀缺陷阱中,识局才能破局。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古典的《跃迁》和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努力》,上面有很实用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总结一点比较简单实用的陷阱识别法就是:当一件事情做起来很简单,很容易的时候,此时你就得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利弊,想想自己是不是掉入了某个陷阱。这里也算是一种权衡思维,但此时的权衡是很有必要的,属于深层次的权衡,不是简单的吃了鸡蛋就没法喝牛奶的抉择。

带宽:执行控制力

执行控制力也是很大的一个话题,人们常常无法抵御当下的诱惑,而忽视长远利益,沉溺其中不得脱身,被认为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现。

人们会就“此时此刻”怀有偏见,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现时偏见”。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坚持储蓄、去健身房锻炼、提早报税存在难度的原因。

就如何提高执行控制力,《行为矫正》一书中提到两种方法:强化和惩罚。简单说来就是放大当下的收益或者放大当下的后果,即时的激励或惩罚机制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对于产生管窥心态的人来说,在遥远的未来才会发生的奖惩措施,并不会产生多大效用。只有即时的兑现的奖惩才有最直接的激励和震慑力,才是最有效的。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完成任务即奖,完不成即惩,关键在于即时性,在头脑中形成一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不需要外物提醒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去执行的时候就算是成功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谁都懂,但落地却很难。激励惩罚机制利用管窥的原理将道理真正的落地,将注意力拉到“管子”里,打破循环,摒除原有的坏习惯或者养成一种新的好习惯。激励或奖惩机制的本质就是让人看到眼前的利益或者威胁,并使其能深刻体会到这种利益带来的兴奋感,或者威胁带来的痛苦感,从而促使其就范。一个常见例子就是初中,高中时的月考,每月一次,强行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考试这个“管子”里,以为最终的高考做准备。频繁的节点式截止日期,会比单一的远期截止日期对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制造出范围更小、更加频繁的限制会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余闲

余闲的存在能提高我们犯错的容错率,处于稀缺状态中的人很难拥有真正的余闲,或者无法利用真正的余闲来摆脱稀缺状态。在没有余闲的时候我们要去创造余闲:每个月不管怎样都存两百块钱;有余闲的时候建立缓冲机制:考试需要复习的前一个月每天都去图书馆一个小时。

不管是创造余闲还是利用余闲都需要很强的执行力,这是逆人性的,是会消耗带宽的,带宽是一种核心资源,我们在为人父母、学习、强迫自己去健身、思考自身的人际关系时,都会用到。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做出的选择。所以我们能外包尽量外包,比如存钱就设置自动扣款,不需要每次都去想那个事儿。考试复习就找几个小伙伴大家一起去,能有个相互监督的作用,光靠自己抵御诱惑,那肯定是相当难熬的,就此而言,通过改变环境,越简单越能减少带宽消耗的方法一般越有效。

总结来说:增加带宽,创造和利用余闲建立缓冲机制

最后再强调一点,稀缺也不全是坏事,如果你不清楚自己为了获得某件东西而需要放弃什么,那么就很难想清楚这件东西的成本和价值。稀缺心态能让人更深刻的反省自身所处的困境,更清晰的了解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的价值,更努力的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你能站在足够的认知高度去看清自己身处的怪圈,识局才能破局。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带宽,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26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