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典译林)》读后感1100字
用了10年时间才读完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刚上初中的时候读了《童年》,王志斌翻译的;高中的时候买了六角丛书的《在人间》;最近又断断续续读完了王志棣翻译的《我的大学》。说起来读书时的年龄倒是与书中高尔基的年龄吻合了……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描绘了一幅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沙俄社会生活的画卷。小说中人物众多、性格鲜明。高尔基着力刻画了两种不同人物的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种是灰色小市民,高尔基以辛辣的笔锋展示了他们的庸俗、自私、虚伪、保守、落后、懒惰、处事消极、毫无追求、得过且过。不敢反抗剥削压迫自己的当权者,只会对强者奴颜婢膝,却对弱者大加迫害,并以此为乐。与鲁迅笔下的“麻木的中国人”颇为神似。因为有太多这种村井市侩的存在,不愿随波逐流、苟且偷安、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们才显得尤其可贵。他们热情、慷慨、乐观、坚强、团结、勤劳,同情弱者、无私奉献、热爱正义、向往光明,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不满于现状,致力于改造社会。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许多人充满甜蜜的童年回忆、风花雪月的青年生活不同,年轻的高尔基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苦役,受尽屈辱,饱尝辛酸,体验了底层社会的艰辛。尽管小说中展现出一个非常压抑、令人窒息的社会,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的黑暗与丑恶,但整部作品仍无处不在地放射出乐观主义的光辉。高尔基从未被牲畜般非人的生活所击倒,他满怀信心、乐观向上,不断探索新生活的道路。只有一次,在外婆和好友雅科夫·沙波什尼科夫相继去世、战友古里·普列特尼奥夫被捕的烦闷中,高尔基选择了自杀。但在革命者罗马西的指引下,高尔基摆脱了精神危机,再次斗志昂扬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当中。经历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罪恶,高尔基最终找到了答案,抛弃了天真幼稚的幻想,走上了反抗和革命的道路。
《我的大学》一书中,高尔基用了最多的笔墨,以浓墨重彩对革命者米哈伊洛·安东诺夫·罗马西(绰号“霍霍尔”)进行了描写。他处变不惊,无论是被炸弹袭击、所有的财产被人纵火付之一炬、还是同伴伊佐特被杀,都泰然自若、从容不迫。他成熟老练,富有真知灼见,对社会有着极为深刻的洞察力。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他只是一个民粹派,却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意识到了做出种种劣迹的农民并非本质上邪恶,只是受客观条件限制,因无知而愚蠢。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启发着年轻的高尔基。可以说他是高尔基真正的“大学”导师。
小说写到1888年高尔基到达里海海岸后戛然而止。当然,俄罗斯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