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读后感1000字
虽然关于收入费用的那一部分已经忘光了,但是再一次看完一本所谓的“专业”书籍还是有许多课本内、课本外的收获。全书大概分四个部分,简单总结如下:
1.审计是什么。审计是一道证明题,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是已知条件,审计师要做的是证明“财务报表真实公允的反应了企业经营状况”,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已知条件及其逻辑链条需要审计师自己获取和推导。若无法形成逻辑链,此题无解。因此,审计不是挑错,而是给公众、股东和管理层提供关于企业状况的参考信息,通俗讲就是金融圈的”Watch dog”。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肩负了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第一层防卫的任务,在监督企业and引导公众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创造了价值。
2.审计的套路。待证明问题“真实公允的”可以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CEAVOP):完整性C(Completeness)、存在或发生E(Existance)、准确性A(Accuracy)、估值、计价和分摊V(Valuation)、权利和义务0(Ownership and Obligation)、表达与披露P(Presentation and Disclosrue),其中针对不同科目的审计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总之,审计师没有三头六臂,在审计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量成本、收益、风险和对未来的影响,在有限的时间内抱有并验证合理有限的怀疑。具体套路为:内控测试——根据内控情况选择根据内控审计or抽样进行实质性测试——发函证等进行第三方证明——得出结论并出具审计报告。
3.具体科目的审计。这一部分的很多内容都看得跌跌撞撞,会做分录不等于懂账,懂账不等于能做好审计,而是需要有对不同行业横向比较和同行业纵向比较的大局观。不同科目有不同审计侧重点,不同行业亦然。靠经验堆,别无捷径,希望有天可以重读这部分。
4.审计的展望。看到抽样的部分,一学期没上统计学的我本一凛,后来作者说只要把数据输入电脑里,抽样结果就出来了,心大悦;再后来,看着一项项复杂的审计工作被电脑代替,我一点点忧虑起来:如果电脑可以替代审计师的大部分工作,那么审计岗位还需要专业人才吗?换言之,审计工作会被AI取代吗?我感觉,只要会计工作还有需要人为判断的地方,审计师就不会消灭,但无疑会被顶替掉一部分。越是如此,会计/审计岗位就会越集中那批尖端专业人才,他们专于一点而通全局,敏于数字,长于沟通,能够利用程序做出快速的判断甚至能够选择最合适的程序使用。
金融行业集中了中国许多智商情商双高的精英,但繁荣不应该建立在泡沫上,人工智能冲击后金融行业的任何一类工作都会对专业性和灵活的头脑要求越来越高。一点要更专,知识面要广博,虽是矛盾,必须追求。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