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读后感2000字
本来上一篇写完后,不想再写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但又忍不住,读此书时,在网上找了几个版本,每个版本不尽相同,其中有个版本收录了他的中篇小说《地狱变》,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人伤感、愤怒、挽惜、哭泣等等,因难以驾御如此复杂的感情,隐晦的故事,不能完全理解此篇,所以没写这篇小说,但终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还是写下对这篇号称芥川龙之介巅峰之作的浅见。
本篇小说内容惊悚离奇,以堀川大人之二十年老仆之口讲述:堀川大人是那类自带光茫神环之人,媲美秦皇隋炀。画家良秀特立独行,不落世俗,一切缺点都有,自居当朝第画师,良秀唯一疼爱之女是大人侍女,救过一个叫“良秀\\的猴子,并相依为命,世人皆传大人对良秀之女有非份之想,良秀之女常以泪洗面,良秀多次请求大人放过女儿,被大人拒绝并恼火,也被众人耻笑。大人因怒让良秀画《地狱变》屏风,描绘地狱众生像。良秀为画此画呕心沥血,颠狂如魔,以身沉浸于地狱幻景之中,并为追求艺求的真实,于现实中营造真实的场景来观察描绘,良秀在画最后一个场景时无法下笔,他想画一个绝望的贵妇在车中从高空坠落,周围是熊熊地狱之火和黑烟、怪鸟。他为此找到大人,提出请大人烧辆车以供他观察,大人同意。而当良秀到场后,大家惊讶的发现良秀之女被绑于车中,在良秀向前扑的同时,车被点燃,良秀呆立火前,却突然散发出莫名的光辉和不可思议的威严,那叫\\良秀”的猴子却扑入车内与良秀之女葬身火海,最终《地狱变》屏风完成,令人叹为观止,人和画打动了所有人,但翌日良秀悬粱自杀。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对这篇小说的评论有很多,有很多人认为是芥川龙之介\\艺术至上主义”的表达,即为了艺术可以舍弃一切,包括亲人与自己的生命。文中对良秀于艺术上的疯狂追求着笔很多,通过他日常的所做所为和画地狱变时的描述,把他的痴迷、偏执、癫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文中梦里女儿的召唤,可看出他对女儿在车内也不是丝毫没有预感,烈火燃之后他没有拼命救女儿,而是选择了完绘画,由此看,说艺术至上主义倒也能说通。
但这只是表象,那表象下要表达的是什么呢?是良秀父女面对强权的无力和悲哀,即使当朝第一画师这身份也无力保护自己的女儿,自己本身也是玩物,这从那个猴子被叫良秀就可见一斑。这也表明了艺术在权利面前的地位。但良秀本人还有反抗的意识,同时日本受到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玉碎思想,良秀宁可安排女儿和自己同入地狱,也不愿意苟且偷生在毫无尊严的人世,但日本这种思想往往很走极端,并没学到孔夫子的中庸之道,甚至极端到反人性,甚至是亳无人性,让人毛骨悚然。
猴子“良秀”是全文很出彩的地方,他不仅有上文所说的作用,还有另一重要意思。良秀本身是与外界格格不入的,而良秀在其女身上表现出了正常的人性,唯有这点得到社会认同,可以说女儿是良秀与社会的交点。良秀的人格分裂为两部分,艺术性和人性,而猴子是他人性的化身,与女儿相依为命,当猴子良秀投入车中与良秀之女共赴火海之时,良秀的人性已经死了,只留下艺术性,并占据他全部人格,创造出他的颠峰之作,当这个颠峰无法被超越时,他的艺术性也走到了尽头,他只能自杀。冥冥中似有因果,地狱变也是芥川龙之介的颠峰之作,无超越过去的自己是很痛苦的,最终他也自杀了。
堀川大人这个人物,在老仆的叙述中,严然就是一个圣人,出生时自带祥瑞,然后更是有一个开挂的人生,脑后套着神性的光环,与良秀的一无是处相比,更是无一缺点,处处受人膜拜。他表面上欣赏良秀之女的孝心,照顾她,实际却是贪图她的美色,欲行非礼,在良秀和良秀之女反抗后,更是恼差成恕,烧死良秀之女,逼死良秀,所作所为就是恶魔。如果全文读完综合思考的话,其实作者全文故意用了种“反写”的手法,夸得天花乱坠的圣人却是魔鬼,贬得一无是处的偏执狂求仁得仁,这达到了极强的讽刺效果,更说明了这个世界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明白这种写作方式再看,那些对崛川的溢美之词,对良秀的嫌弃之言,对事件的看法和辩解,全变得苍白无力,甚至如看小丑的表演,产生一种可笑的效果,自能领会小说真意。
所以综合来看,巜地狱变》并不是一个追求艺术至上的画家的成功史,作者文中借良秀之口说“没亲眼见过的东西就画不出来”,而他参照人间成功画出了地狱,这就是小说真正表达的\\人间即地狱\\,这使我想起了另一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鲁迅所写的巜狂人日记》,他所表达的是“人吃人的社会\\,而且两篇小说的文笔,讽刺的风格,关注的重点等均十分神似,于无声处见惊雷。更妙的是,两篇小说均写于1918年,不知道芥川龙之介和鲁迅有何交集,要找机会研究明白。
这篇小说对人物的勾画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文笔精彩纷程,细腻入微,纤亳毕现,综合水平高于《罗生门》和《竹村中》。但要表达之意比较隐晦,需反复读,反复想。这也是读书的乐趣之所在。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