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400字
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是亲历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人,他奇迹般地挺过了这段被关押的艰难岁月,并且超越了这地狱般的非人痛苦,将这段经历结合所学,开创了意义疗法——被称为是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第三个心理治疗学派。
也许只有经历过这种大劫难的人,更懂得生命的意义,也才会有对生活投入更大的热情:67岁的弗兰克尔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很快拿到了驾照,80岁他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以生命写成的书。不看这种人写的书,去看那些本身没有多少生命体验、文字又无病的作者写的谈生命意义的书,本身就是浪费生命。
从这本书里,我学到了一种方法,获得了三个认知。
一种方法:如何拯救有自杀想法的人?
三个认知:1)我们才是被生命提问的人;2)人在任何境遇中都有选择的自由;3)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人亦可以有精神追求。
下面我来分别细说。
1,如何拯救有自杀想法的人?
弗兰克尔为什么能够在集中营的艰难生活里活下来?除了幸运的因素,很大原因在于他在集中营的第一晚就对自己许下了“绝不自杀”的诺言,他觉得自杀毫无意义。
集中营生还机会渺茫,面对非人的折磨,有人会选择死亡。面对那些有自杀想法的人,如何拯救他们呢?要给他一个目标,让他体认到生命有一意义。
作者说:“若想重振营中俘虏的内在力量,首先就得为他指出一个未来的目标。只要有机会,就该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目的,才能够增强他们忍受“任何”煎熬的耐力。看不出个人生命有何意义、有何目标,因而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思的人,最是悲惨了。”
所以,“最重要的便是让当事人了解生命对他仍有指望,未来仍有某件事等着他去完成”。比如说,可以给他们一个期待的未来,告诉他们“也许有个人等着和他团圆”,提醒他们“人生仍大有可为,有待开创”。
哀莫大于心死。“生存意志一旦丧失,便很难以恢复过来。”
事实上,弗兰克尔很多次身陷绝境时,也是借着凝视爱妻在她心版上的影像,来度过难关的。
2,我们才是被生命提问的人
生命有什么意义?
这是我们在对生命提问。弗兰克尔说这是不对的,应该反过来,是让生命向我们提问。并且,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用生命回答。怎么用生命回答?作者说是“负责”。
意义治疗学认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我们要深深体会到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对什么人或什么事要负责。
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他了解自己“为何”而活,因而承受得住“任何”煎熬。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无法重复,不可取代,因此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天职或使命需要去完成。而生命的意义是抽象的,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东西,而是要在具体地去实现自己独特使命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的。
因此,我们需要具体去完成生命交给我们每个阶段的独特任务,这个任务只有我们自己能做,别人都替代不了。比如说,你是某人独有的思念,你每天的归来让他的生活充满了美好。比如说,你有特殊的才华,拥有独特的经历,只有你才能去创造属于你独有经历和才华的作品,不管这个作品是小说还是绘画。
3,人在任何境遇中都有选择的自由
集中营中的生活经验,显示出人的确有选择的余地。有太多太多的实例足以证实。冷漠的态度是可以克服的,躁怒的情绪也可以控制。人“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独立,即便是身心皆处于恐怖如斯的压力下,亦无不同。
在集中营待过的我们,都还记得那些在各房舍之间安慰别人,并把自己仅余的一片面包让给别人的人。这种人即使寥若晨星,却已足以证明: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看到书中的这段文字,我感到非常震撼。或许这就是苦难的意义。现在听有人说:“苦难是财富的说法是扯淡”。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只是因为我们生长在现代这个环境,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若能选择,谁想受苦?但是,如果因为时代或其他原因,苦难没法避免,那么一个人在苦难里的历练,将是一生永恒的财富。在最艰难的处境下,一个人还能坚守某种东西,则足以看到一个人人性的光辉。
一切打不垮你的,都将使你更强大。
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可能珍惜眼前已有的种种美好。就像作者所说的:一件极其琐碎的小事,也可以引发莫大的喜悦。
4,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人亦可以有精神追求
以前我不认为苦中可以作乐。我认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该是在下面一层满足之后,才能追求上一层,或者说,从下往上一层层地实现需求,是一种更好的策略。但看了这本书后,我更新了想法,或者说,补充了想法。我意识到,在没有满足生理需求的情况下,一个人要生存下去,可能更需要精神需求的支撑,不然可能连一天也活不下去。也就是说,在这种极端情况下,需要精神上的自我实现来支撑,哪怕是意淫的也好。这也是中国文化“物极必反”的道理。
作者提到:
生活在集中营,身心方面虽然不得不退化成原始状态,精神生活还是有可能往深处发展。
作者在集中营的环境里更深刻地领悟到了: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思念爱妻,使得他能够度过凄苦的难关。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们从奥斯维辛转往巴伐利亚一集中营的经历:
途中,我们就曾透过车窗上的窥孔,凝视萨尔茨堡附近山峦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的美景。当时,如果有人看到我们的脸容,一定不会相信我们是一批已放弃了一切生命和获释希望的俘虏。尽管(也许是因为)放弃了一切希望,我们仍(才)神往于暌隔已久的大自然美景,并为之心醉情痴。
我想到了《白老虎》里的一句话:当你懂得欣赏美时,你就不再是奴隶。
愿你我在平凡的日子亦懂得欣赏美,早日体认到生命力的意义。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