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读后感_4000字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读后感4000字

01

有了女儿之后,我开始觉得自己各种知识无比匮乏,比如婴儿需不需要游泳,游泳对婴儿有什么好处?多大开始去游泳?频次是多少?婴儿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枕枕头?婴儿到底需不需要报早教班?早教班对婴儿的帮助是如何体现的?等等等等,特别特别多。看到周围的家长,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很焦虑,于是游泳早教等各种班报不停。问起为什么报那么多班,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对宝宝好啊,越早开始越好。我:怎么个好法呢?有什么依据吗?回答:具体的不知道,不过既然大家都报那肯定是好,宝宝的成长阶段错过了就不再有了,所以赶紧开始吧……

或许是工作节奏太快了,压力太大了,时间太宝贵了,不求甚解形成习惯了!在育儿这件事上我也陷入了一个误区,找了一条捷径,这条捷径貌似帮节省了时间,缓解了焦虑,同时还可以让我的孩子不错过任何一个发育的黄金期,看上去一举多得。这条神奇的捷径就是:大家都在做的就是没问题的,去做吧。直到我看到了“反应停”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德最先发明了反应停,1957年投放市场,用于治疗失眠、缓解焦虑。人们很快发现它也可以缓解孕吐。于是女同胞们大喜过望。那个时候,大多数科学家和医生都认为药物不会透过胎盘,所以基本上没人质疑过该药物的使用。既然母亲没事,那么胎儿应该也安然无恙。于是在1957-1961年之间,很多怀孕女性使用了反应停。后来,10-20万个胎儿一生下来就患有先天残疾,大多数都是四肢发育不良,缺胳膊少腿,并伴有盆骨、眼睛或耳朵畸形,许多残疾是致命的。于是,反应停马上被禁用。

显然,别人都在做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没问题的。尤其是在对待我们的下一代这件事上,我们的盲从和无知很可能会害了孩子,而且害的不止是一代人。比如,我就因为自己的无知,让我的宝宝在人生刚刚开始的阶段,就埋下了健康隐患。而我知道这一真相的时候,我女儿已经五个月了。

02

2017年11月,协和国际的诊室里,我跟医生在确定剖宫产的日子。我根据医生的档期及自己对星座的喜好,医生的建议和我胎盘前置的状况,选择了一个女儿出生的吉日,而那一天,我的女儿刚刚37周+2天。

时钟转回2018年4月,我邂逅了一本名为《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的科普书籍。想看,一是因为好奇,二是因为豆瓣评分还不错。看完之后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悔恨交加,如果让我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我想我不会轻易听医生的建议选择剖宫产(我只是有一点点剖宫产症状,其实更多的是我个人的意愿),因为它对我女儿的影响简直可以用致命来形容。

《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作者是马丁•布莱泽。他是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先锋人物,现任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医学、微生物学教授,纽约大学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负责人。本书出版后的第二年,马丁•布莱泽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人之一。2015年9月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防治耐药细菌顾问委员会主席。他是当之无愧的人类微生物系研究的先驱。《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里,马丁•布莱泽用一个个真实的实验结果以及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向我们证明了:抗生素和剖宫产的过度使用,严重危害了我们下一代的健康。事实也已经逐步呈现:青少年糖尿病、肥胖症、过敏症、哮喘、胃食管反流、湿疹、自闭症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它们来势汹汹长驱直入,枪口直接对准我们的孩子们。

03

那么抗生素和剖宫产这两项人类医学史上的伟大发明,到底是怎样危害我们的下一代的健康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让我们认识一下本书也是地球的主角—微生物。

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5亿年了,而在近30亿年的时间里,微生物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它们分布于天空,海洋,岩石等各个角落。它们为人类栖居地球提供了便利,它们分解死尸残骸,它们制造了我们呼吸的氧气,支撑了我们耕耘的土地,提供了海洋生态系统赖以维系的食物网。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微生物,包括发酵面包、酿酒、生物制药等等。可以说没有微生物,人类将无法生存。但是没有人类,大部分微生物将安然无恙。

人类除了心脏,肾脏,肝脏等主要的器官之外,还有一个被我们忽视了很久的“器官”—微生物,它的重要性不亚于心脏。失去微生物的后果和失去肾脏一样严重。千百年来,微生物为我们抵御外敌—病菌的入侵,帮我们代谢垃圾,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同时它们借助我们的身体栖居和获得食物。微生物和人类是互利共生的良好合作关系。

就像人有好坏之分,微生物也有友军和敌人的差别。友军帮我们代谢垃圾、抵御外敌,敌军会攻击我们,让我们生病,发热,疼痛等等,它们也被称之为病原体。其实它们也并非故意伤害,只是在寻求自我生存的时候,无意间伤害了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病原体是动物传染给我们的,如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等。这些病原体感染率极高,尤其麻疹超过95%的感染率,而流感的传感染率只有30%~50%。所以微生物于人类,亦敌亦友。但无论如何微生物都是非常强大的存在。正如伟大的生物学家斯蒂芬•杰伊•古尔德所说:这是微生物的时代,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是如此,直至世界终结。

认识了微生物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抗生素

为了战胜这种可怕的传染病,人类不屈不挠,一直努力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辉瑞公司发现了大量培养青霉素菌的方法,抗生素的黄金时代到来了。一场人类与微生物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由溃不成军,任其宰割,到获得新式武器,可以奋勇杀敌,人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抗生素有广谱和窄谱之分,广谱抗生素能杀死很多种类的细菌(微生物),而窄谱抗生素只能杀死单一种类的细菌。对于医药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劳永逸回报率更高,于是他们研发出广谱抗生素之后的很多年,都在坐享其成,真的实现了一劳永逸。

截止到2010年,美国的医疗人员开出了2.58亿例抗生素,60%~80%的喉咙痛或者耳朵疼的孩子都领到了抗生素的处方。上呼吸道感染者带着抗生素离开了医院。但其实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根本没有作用,因为抗生素消灭的是细菌(微生物)而对病毒无效。抗生素不止被用于临床医疗,也被大量用于农场,加入动物的饲料和水里。因为抗生素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抗生素被农场应用于动物增重,提高产量。

抗生素和剖宫产给我们的下一代带来了哪些危害?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马丁•布莱泽及其团队发现: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杀死了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很多友好的微生物(细菌),并同时筛选出了抗药性极强的细菌。友好的细菌消失使得免疫力降低,耐药性强的细菌增多,导致药物失效,抗生素不再起作用。于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生病,在一些疾病面前抗生素却失效了。与此同时剖宫产的大量使用,母亲与胎儿的菌脉相传被拦腰切断了,导致婴儿并没有获得来自母亲的友好细菌,比如乳酸杆菌。也就是说剖宫产出生的婴儿,最开始获得的并非那些,在数十万年甚至更久的人类演化中,选择出来的微生物,于是剖宫产出生的婴儿比起顺产的婴儿抵御疾病的能力要弱好多。

在这个谈幽门螺杆菌色变的时代,马丁•布莱泽博士带领他的团队的大量实验,证明了:幽门螺杆菌的消失与新的疾病的出现有必然联系。当我们处于孩童阶段的时候,幽门螺杆菌不会增加我们罹患胃溃疡和胃癌的概率,但是当我们年过古稀,幽门螺杆菌会增加我们罹患胃溃疡以及胃癌的概率,但同时它会保护我们的食管,降低胃食管反流和其他癌症的概率。所以幽门螺杆菌在生命早期对身体有益,晚期对身体有害,相当于它亦敌亦友。实验还发现哮喘,花粉症,皮肤过敏与幽门螺杆菌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携带有幽门螺杆菌的人,罹患哮喘、花粉症和皮肤过敏的概率要大大降低。

马丁•布莱泽博士及其团队的大量实验还证明:生命早期接触的抗生素干扰了微生物群系,改变了体内微生物的组成,进而影响了发育,增加了婴儿体重和脂肪积累,因而越来越多的儿童超重,患上肥胖症。

马丁•布莱泽还发现:生命早期干扰了我们体内的微生物,可能促进了青少年糖尿病的发生。因为抽样显示,剖宫产出生的孩子,高个子的男孩,以及出生后第一年里体重增加得更快的孩子,患青少年糖尿病发病率更高。

马丁•布莱泽博士根据数据及实验推断:乳糜泻疾病的增加是因为那些控制着过敏反应的微生物在消失,胃部细菌及肠道细菌可能对抑制乳酶菌发挥了作用,携带有幽门螺杆菌的人仍然可能患上乳糜泻,但是可能性更低,剖宫产出生的人们患上乳糜泻的概率更高。

据马丁•布莱泽博士推断,自闭症跟肠道中的微生物消失也有一定的关系。肠道中的一些细胞可以分泌一种叫“血清素”的神经递质,而血清素参与了学习、情绪以及睡眠的调控。人体内80%的血清素是由肠道内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肠道里的许多微生物还会合成大脑行使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化合物——神经节苷酯。假如那些负责合成神经节苷酯或血清素的细菌群体受到了干扰,大脑的发育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大量研究显示,自闭症患儿体内的血清素水平紊乱了。我们已知抗生素影响了代谢系统(诸如肥胖)以及免疫系统(如哮喘或Ⅰ型糖尿病),它们可能也同样影响了大脑复杂的发育过程。

恩格斯的告诫犹在耳畔: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种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抗生素和剖宫产的滥用,使得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消失;导致人类的免疫力下降。如果有一天,非典或埃博拉再一次从不知哪个动物身上传染给我们,它们一定会以迅雷之势在70亿人口的地球村迅速蔓延,而抗生素已经无法对耐药细菌起任何作用,与此同时人类的免疫力也已经大大降低,完全无法对抗强大的细菌的攻势,到那时我们将迎来整个人类的冬天。

04

合作很脆弱,轻举妄动往往两败俱伤。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阻击人类的冬天,或许我们真的该做点什么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56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