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禅的行囊》读后感_1300字

《禅的行囊》读后感1300字

这是一次朝圣之旅:记载着——禅在中国发源地…禅宗六位祖师——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和六祖惠能——开创的道场…禅素以轻慢甚至蔑视语言著称。禅师们常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便错”。然而禅宗的文献却远远多于其他任何佛教宗派…禅属于一切发愿见性成佛的人,一切心无所住…一种心境。
中国人正在重新点燃对佛教的热情,任何修行都要立足于禅——禅是佛心。现在需要的是让人们理解:怎样在现代世界、日常生活里实践禅的思想。这是禅的根本,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禅关心的是我们当下的生命状态,而不是那些形式上的东西…中国人说到禅,通常指的是入定冥想的禅修,而不是菩提达摩所开创的禅境~因禅最初的含义就是入定。
…根据碧山寺的记录,寿冶的《华严经》已于“文革”中被毁,另外三份墨书抄经也同时遭劫。“文革”结束以后,寿冶回过几次中国。后来我在许多佛教名山都见过他留下的书法。但不知为何,寿冶并没有留在国内,最后还是回到了美国。2001年,他在纽约圆寂,享寿九十四岁。他走的那夜是农历三月十五,月圆之夜,听说五台山上下了大雪。是山在想念他了。
清朝以来,藏传佛教为西、蒙古人和满洲人普遍奉行,五台山从此成为藏传的密乘佛教的重要中心。修禅如同做研究,研究此时此地,研究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研究心。“每一念都是修行”,“并不是非要看书才能学佛。一念即佛。思考空和有。研究这些就是修禅。喝茶也是修禅,吃饭也是修禅。禅是一切修行的基础。”——一切事物都是禅。
碧山寺里一通十五世纪石碑:地不自灵,因人而灵…不立文字、不辨东西、无心无相、无始无终。……“自我并不存在。由于无明的遮蔽,我们总是因眼前所见而生起分别之心。无明使我们陷入无尽的生死轮回,而解脱之道就在于领悟世界的本质——自我并不存在。你我从未出生,也永远不会死亡。无明导致的分别之心使我们贪恋物欲,进而贪生怕死。释迦牟尼的证悟之道便是从领悟‘无我’,进而解脱生死开始的。这是一切众生都能做到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佛教推崇奉献精神,特别是藏传佛教:信佛之人认为从婴儿开始赤条条的来,死后也该轻飘飘的去~撒手人寰…西推崇,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因为藏族人民对佛的信仰已经高于了一切,在他们眼中可以让秃鹫将自己灵魂带入天堂,而且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的,必须要身份地位达到一定威望才可以。
还有一种是水葬: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66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