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群山回唱》读后感_2300字

《群山回唱》读后感2300字

这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胡塞尼的文笔依然优美生动、充满诗意,但写作手法复杂纯熟。阅读功力不足的读者读起来会很吃力、甚至记不清此前的情节、抓不住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书中大段细致、深入又百转千回的心理描写,在妮拉与帕丽的那一章出现的大量的文学评论与人物刻画,需要读者摒弃成见地把自己扔进文字里去、耐心地反复捉摸体会。读者需要对前文记忆牢固又扎实,需要按捺住自己对于帕丽和阿卜杜拉故事的结局的强烈渴望,需要安下心来把本来没期望遇到的人、事、理挨个吸收再吐纳。
而读者所遭遇的这一切纠结与痛苦,源自读者阅读本书时的期待与胡塞尼写作时显而易见的野心之间的差异。
《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分别聚焦于一个故事,直截了当地把人物的境遇变迁、心理历程讲给读者听,主题单一,地点少,人物数目相对少,人物关系相对简单。而在《群山回唱》中,胡塞尼讲述了许多关于“爱”的艰难课题,故事地点以阿富汗为起点,远渡重洋,或到法国巴黎、阿维尼翁,或到希腊爱琴海岸蒂诺斯,或到美国旧金山。胡塞尼跟读者玩捉迷藏,把故事的脉络、复杂的人物关系、人物内心的变迁藏在不经意的文字间等着读者去发现。胡塞尼这三本书,按照本人喜好、由高到低排序的话,应是《追风筝的人》、《群山回唱》、《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救赎的史诗,而《群山回唱》由一则又一则关于爱的寓言汇聚而成,各个人物的人生流淌出一个又一个相切的圆,相逢之后可能再次相逢,也可能再次错肩而过,可能是圆满,也可能是深深的缺憾。《群山回唱》的每个故事虽短,但却足够深刻。我从不觉得写文章缺乏深刻是值得赞扬的,写文章可以以悠闲淡泊见长,但是深刻这一质素并不与之互斥,深刻更是一部巨著、一篇好文的血脉。
《群山回唱》在开端用童话故事叩开读者的心脏,将阿卜杜拉和帕丽的失散似一记终于到来的重锤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父亲萨布尔虽然悲痛哀伤,却更多地隐身在两兄妹的身后,无论兄妹是别离还是重逢,萨布尔的影子总是淡淡的、没有更多着墨的。阿卜杜拉纵使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黑暗,但是他永远是想着帕丽的。
帕尔瓦娜在两个关键的时刻做出的选择,一次导致了马苏玛终生瘫痪、马苏玛与萨布尔的恋情告终,一次放任马苏玛死在了沙漠里。她的选择,就像她在整个故事里的角色一样,阴暗、自卑、可怜又可恨。亲情、爱情的冲击,她的选择自私又无奈。
妮拉挣扎于开放的文化与对女性封闭严苛的阿富汗文化之间,她对于自我的追求、对于子女的渴望,却并没有为她带来幸福。她为帕丽付出了一个母亲应该付出的许多,而帕丽的背叛,却将她向死亡的方向狠狠地推了一把。帕丽的悔恨,是母女之间难以言明的愧疚。
纳比用一生去爱永远也不可能得到的妮拉,对帕丽一家的愧疚让纳比一辈子用谨言慎行、宽容奉献的方式自我救赎。纳比与苏莱曼相守一生,多么像《芳华》里的晓萍和刘峰——与其说爱人,不如说是亲人。两个人的相遇、相守,已经足够幸运了。纳比是胡塞尼笔下最典型的阿富汗人,礼貌、奉献、自尊、感恩。
伊德里斯空想的同情心和道德高度,看似善良伟大却软弱虚伪;铁木尔虽然到处拈花惹草、虚图名望,却实实在在地资助了罗诗、资助了阿卜杜拉。许多事,动机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
阿德尔眼里,没有父亲的对与错,即使父亲其实是个战争罪犯。对父亲的爱与依赖,让他忽略所有疑点。阿德尔与吴拉姆的友情,浅薄又脆弱。
奥蒂和萨莉娅的章节,是争议最大的章节。有人说是最美,有人说是莫名其妙。这一章节和妮拉的章节,最是胡塞尼野心的体现。而这也是最打动我的章节之一(另一个最打动我的章节是最后一章)。奥蒂、萨莉娅信仰事物真实、本质的一面,面对生活拥有巨大的勇气与决心,她们是不屈的斗士。小说里最让我有所共鸣的个人意志正是来自萨莉娅。奥蒂和马科斯之间的误解、疏远、重逢、亲近、心灵相通,为每一对父母子女提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马科斯的遗憾与内疚不是往往会出现在每个人的内心?
小说的最后一章,与《追风筝的人》完成救赎后昂扬奔腾的充满希望的史诗结尾(像一首交响乐宏大地结束)不同,也与《灿烂千阳》千辛万苦终得解脱的结尾不同,线索一样贯穿故事始终的主人公终于迎来了团聚的大结局,但团聚沉郁、悲伤,是挂着眼泪、呜咽不止的。
胡塞尼在《群山回唱》里写了许多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对美貌的看法——“美貌是个巨大而不当的礼物,来得既任意,又愚蠢”,比如对婚姻、对牺牲、对动机的看法等等。胡塞尼的多支金句,像忽然鸣响的金钟,令人惊醒又引人深思。胡赛尼编织童话与儿歌,故事开展得流畅自然,情感表达动人心怀。胡塞尼的多处描写,深入肌理骨髓,也是写好者难以望其项背的典范。
无论《群山回唱》故事多么难以捉摸,只要记得胡塞尼在故事开始前所写下的,就会明白这故事讲了些什么。
“走出对与错的观念,
有一片田野,
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
——鲁米,十三世纪”
也正像《群山回唱》末尾所附的《欧普拉杂志》评论中所写的那样,“关于爱的局限,胡塞尼提出了许多重要而艰深的问题。他似乎想说,爱是最伟大的杠杆,超越语言、阶级和身份。在这部扣人心弦的小说中,无人能够免于爱的冲击。”
从《追风筝的人》开始,胡塞尼带我走进了阿富汗的大门,仿佛苦难的民众、跌宕起伏的人生、真实而复杂的人性,就发生在我的身边。阿富汗不再是一个遥远的、陌生的、只在新闻里看得到的战乱纷飞而民不聊生的国度,它就在眼前,它在地狱挣扎过,千疮百孔,令人牵肠挂肚。而跨越地域、民族、国家,人的人性、情感总是那般惊人的一致。
不知道胡塞尼未来有没有可能拿诺贝尔文学奖,但我觉得,他已经堪称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69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