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全球化与贸易保护的新博弈(原书第2版)》读后感600字
前200页:第一次接触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全球化对于第三世界国家人们来讲或许是一场灾难。就拿棉花为例,无数童工被强制禁锢在棉田里采摘棉花,或者是不得不在机器旁加工棉布,为了适应高质量低价格的棉花市场,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闲暇时间在工作上,儿童不能上学,工作越来越累,低文化又迫使他们去从事棉花采集这样的低级工作,好一个死循环。这与经济意义上讲惠及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让他们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进口商品似乎是相背离的。国际贸易真的会加重贫富差距么,造成贫困国家陷入棉花产业死循环的原因有哪些?
04年这些陷入困境的国家将美国吿上了WTO,因为美国政府对农户进行了远高于其他大豆,玉米等经济作物的补贴。可是美国之外的棉花种植业竞争力弱真的归咎于这个原因吗?其实不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死守传统手工采摘工序,美国早已一步步向机械化迈进。面对怕水怕脏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的白棉花,贫困国家拼掐准拼命收割,美国的采棉机器完成了从粗制滥造到完善的过程;面对虫害,美国使用转基因抗病植株,几年下来已经摸清与害虫抗衡的门道;面对棉花的副产品——棉籽,美国先后开发出牛饲料,食用棉油,高质量鱼饲料,肥料,皂化清洁用品等产品。种种优势使得产自美国的棉花质量好,价格低,进口国也乐于进货,棉农也有不错的经济收益,这也解释了同是棉农,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农户费力不讨好,是机械化推动了经济贸易。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6/7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