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读后感1600字
评价本书,还是想以积极的观点作为开场:
首先说一下凯瑟琳对内莉的那段话“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而林敦的和我们就截然不同了,就像月光跟闪电,冰霜跟火焰”。 这内容令我不禁赞叹,在两百年前的英国年轻人在追求爱情时,就已强烈的意识到爱情的结合本该是就灵魂的交融,可怜的她仍在用弱小无奈的方式去抗争着阶级和财富桎梏的门当户对。
(PS:咱们还是得转回现实[呲牙],可能没经验的年轻人,对爱情的幻想都是这样吧。毕竟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只活到30岁,她本人也终生未婚未恋。另外我在想一个事,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若是不英俊,凯瑟琳应该也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探究他的灵魂什么做的,或是灵魂更像谁了。哎!面对悲剧故事,真不该说这么扯淡的话[擦汗])
严肃评论一下吧:
清新的爱情故事若是开胃小菜,那么《呼啸山庄》就是爱情故事中很重口味的麻辣烫。这不仅是一个敢爱敢恨的故事,更是一个阴郁的恨中蕴含着,冷酷的恨中又包容着狂热的故事。
阴郁冷酷偏执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爱上凯瑟琳就愿意为她牺牲一切,愿意为她不择手段,愿意为她不惜生命。在19世纪一个遥远的孤独时空里,主导着他注定孤独的悲剧故事。书中最令人震颤的一个词,叫挫骨扬灰,恨一个人就要一锤一锤凿开他的骨头,把骨灰扬弃于荒野,令其永世不能超生。
本书讲的就是一个挫骨扬灰的故事。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自幼相恋,却被生硬拆开,其后,凯瑟琳嫁给埃德加,产女身亡。希思克利夫为此展开了长达二十年、摧毁两代人的复仇,不仅掠夺了亨得利、埃德加的财产,禁锢其子女于地狱一般的呼啸山庄,最后连凯瑟琳的坟墓也掘开,死后也不许埃德加与其同墓。
如此极端的爱情故事也证实了本文出自一个没有过爱情婚姻实际体验的年轻姑娘之笔。这种把爱和恨都扩大化到极致,在现实中也几乎很难存在的,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些女性对爱情的深刻期望。作者不需要遵循生活的教训,未曾体验刀锋划过的切肤之痛,不明白血肉之躯会结痂会长茧,不需要理解我们得不断和解才能活下去。所以《呼啸山庄》它极端、理想、忠诚,不仅忠于自己的爱,也忠于自己的恨。
“有足够的能力惩罚,却依旧选择不惩罚,这才叫原谅,反之,就是懦弱,就是虚伪,就是对自我的欺骗与麻醉”。这是本书的另外一个精彩之处,就在于希思克利夫到死也没有原谅任何人。他没有跟仇恨和解,也没有跟命运和解,他就是荒原上疾劲风,不仅凌厉,还要拔根而起,直到最后的最后,“敌人们”一无所有,他才失去报复的乐趣。或许不单单是失去了乐趣,中国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希思克利夫或许是看到了他最期待向往的故事,再次上演(虽然是对手的儿子上演的),他人性善的一面在临终只是迟到了,但没有缺席。好吧,一切罢了、罢了,希思克利夫才乐意死去。
过去一直听说《呼啸山庄》独树一帜,读完确有酣畅淋漓之感,爱恨强烈于《傲慢与偏见》,爱恨更强烈于《哈姆雷特》。因为在这个爱情故事中,《呼啸山庄》更加粗暴、直白、狂野,除了爱与恨,连上帝都不必存在。为了爱,要得到一切,为了恨,要摧毁一切,为了心,又原谅了一切。
最后补充,《呼啸山庄》能成为经典名著,不可能仅是我们评价的故事源于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本书最终能被评论界高度肯定,并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与艾米丽勃朗特敏锐的观察力理解力,并能巧妙的结合当时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的社会现象是密不可分的。《呼啸山庄》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友情提醒书友们:“姑娘们可以读一读本书,小伙子们还是看看评论就得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