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人生有何意义》读后感_1300字

《人生有何意义》读后感1300字

老不读胡适
从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了3日,前后两年,我用了我人生中的5天时间,很功利心地读完《人生有何意义》,希望从中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所省悟。结果还是因为泛泛而读完,没能做到甚解,非但没有获得多少启迪,反而令自己多出了迷惘。
真所谓人生糊涂读书始。
流行在读书人中的一种说法:小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翻译成易懂的肯定式白话,应该是:年少时多读胡适,年老时再读鲁迅。对此说法被普遍认可的解释是:鲁迅对世事的洞察深刻而绝望,胡适则显得平易,同时葆有希望。所以少年读胡适,易养成健康的心理;老年读鲁迅,则葆有斗志,减少暮气。
读书于是又有了养生的功效。
看起来我们是恰恰读反了。我们的青少年时代,鲁迅是必读的,而胡适是必不可读的。不同阶段的语文课本里,被填进了鲁迅的名篇、或节选,在过度的解读之下,就有因果不相关的牵强,本是为了帮助阅读理解的阐释,过多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以致于一而再地怀疑起自己的阅读能力,也让鲁迅只可敬仰而变成并不是令人讨喜的对象。
但敬而又无法远之,因为要背,要考试,让这书读得没有了乐趣,平添了苦楚。
读懂了的,对鲁迅是推崇备至,将自己也培养成了直面人世间丑恶的斗士。
读不懂的,读得一知半解的,连好读书的习惯都养不成。
哪来那么些严格的阅读习惯,这其实是那些做学问的读书人的呢喃。就我肤浅的认识,俩者的差别也只在说话方式而已,有人严辞呵叱,有人苦口婆心,而面对的问题彼此都是看到的。
很多时候俩者是被对立起来看待的。当有人发出捧胡都是伪君子的立论时,别人也会跟着联想:崇鲁是否真小人。
俩人若真有恩怨,当年许广平要出《鲁迅全集》时,恐怕也不会想到请胡适帮忙。
将俩人对立而论,只会将读书人自己划分成了伪君子和真小人两个阵营。
不读书也有不读书的逍遥,不用站队。
前几年,当鲁迅的文章在教科书里的含量开始降低时,曾引发了一波民间争议。我并不认为这是对鲁迅的一种否定,更多的可能是为了与时俱进。本来竖起的这面旗帜是用作引导,并以最终插上对方的山头为目的。革命已经成功,同志们无需再努力举着这面旗帜,接下来都不知道应该插在哪里。
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时弊已不需要鲁迅的针砭,脓包终究会自破,那么胡适也还应该限定在少年不宜的范围。不然现在会读书的学生、能读到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后,不光少读胡适读不出希望,由着他们乱读,没有了引导,还会有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后果之忧。
从小培养好了世界观才是国家的未来。
关键不是我和同时代的大家一样被读反了顺序,问题出在现在读过往,读着读着就迷惘了。这些针对一个世纪前、半个世纪前的胡言乱语,搬过来照一照当下,似乎完全可以拿来时下当做套话来讲。感觉让从来不被待见的胡话仍具有着深深的现实意义。
人生得一百年足矣,斯世当可死得眠目。
百年树人!安得胡适!
历史的车轮打滑滚滚。
这辈子跟着跨过了一次世纪、还是千禧,自知不可能再跨第二次,跨成老不死。就跨小一点,用读书跨个年。
老不读胡适,现在读。以前不能读的,现在可以读了,不妨放下岁月,读着打发日子,消遣自己。
读不懂的东西太多,继续读着吃力,我有阅读障碍。
2018.1.9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16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