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800字
如果妳想相對深入了解佛理但又不願意看各種佛經,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全書以慧能的生命為時間線,講述了慧能之前的活佛以及慧能繼承衣缽頓悟以及傳承的佛學變化。
或許是由於慧能目不識丁所以覺得真正的佛理是寫不下來的。但是更多的佛經都是通過手抄本代代相傳的,而也由於每一屆活佛對佛理的解釋各有不同所以直至今日佛經已經是分了各種流派了。
【一派胡言】願意是指佛學中的一拍是胡人的言論,後來才發展為現在的意思的…
就像先生某次课上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三观不正其实是你的三观和我不太相同的简略说法[偷笑]
我就是正信,和我不同的都不是正信。
同意。接触到佛学以后我个人就觉得其实很多东西可以从 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想通的。而且道德经套一套是可以的,佛教中也可行,想想意思没有太大差别
禅宗思想是大众化的老庄哲学。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就像人人都有慧根個人覺得人人心中都有陰暗面。
因為當妳一個美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丑的概念,所以其實當我們知道善的時候內心已經知道了惡,這其實也是慧能說什麼事都需要兩面都辯。
我们的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水,既不为岸边最美丽的风景停留,也不为河底最难缠的水草驻足,永远是自然而然,奔流而去,纵然被石头击起水花,这水花也只是应境而起、过境而灭。
其實覺得以上這段話寫的很美,同是水,有的人總想活在水花迸濺的時刻,但是大部分的時間我們其實都是緩慢的積蓄水底的力量,才能在激流勇進的時候肆意展現自己的美。
小乘佛教“四无量”所谓“慈、悲、喜、舍”
小乘的另一派是大乘,而具體的分別我已經忘了
看這種書對我來說就是需要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後來都是抽空為了看慧能的結局而看的。
其實很好奇生死書中說的虹橋現象是不是真的能出現,虹橋是指大師在圓寂的時候房裡有彩虹出現而肉身卻不見了?【還是成了灰或者舍利子不太記得了】
沒有經過才會覺得好奇,有信仰才會在不知道具體的事情才依舊心神嚮往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