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_1300字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1300字

同是村里人,从自己以前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以及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来看,熊老师的一些观点确是反映了大多数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在文章中的两处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做了长段评论:

一、粮食价格过低

说到粮食价格,十年前玉米的价格大概是一块钱左右,可低过0.9元,但鲜超过1.1元。现在依旧是,。五一回家,正好卖了一次玉米,价格依然只有9毛,还得自己装卸。所以现在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农村随处可见大片的荒地。虽然说有土地流转之类,但大部分都流转到基层干部的腰包里了。拿邻近的mabao村为例,为了配合修筑渠坝,土地被集中重新划分,导致地少地贫,村民们好几年未事农桑,年富力强有追求的出门打拼,年老体弱易将就的每天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村庄风气愈下。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农民们非无追求,只是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入不敷出使得辛勤劳动恍若笑柄。

三农政策文件红头也好,白头也罢,解决农村实际问题才是关键,农产品得不到其应有的价格,农民便不会专心事耕,美丽乡村岂不成为一句空壳,美丽中国终将成为空想。

二、农村的精神病患者

在农村老家的确存在这种现象,比例并没有这么高,但也有相当的数量,差不多一个30多户的村子里面就会有这样一个精神病患者,且以女性居多,要是往大了看,一个200户左右的村子也有五六个这样的患者。

但在我的印象里,我们村子里的两位患者并非先天性的精神病,听父母说她们起初嫁到村子里得时候精神正常、神采奕奕,与正常人并无二致。但是为什么后来会出现这样的病患?综合来看,她们二人有相似之处:丈夫年轻时行为乖张,时常打骂她们,并且被丈夫的家人普遍瞧不起,她们平时干完繁重的农活后便很少与人接触,缺少丈夫和家人的关爱使得她们觉得低人一等,久而久之,便自闭不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应该是属于抑郁症一类的疾病。病情稍轻一点的仍可操持家务,侍务农活。病情严重连生活都难自理,不能洗衣做饭,不能侍奉丈夫,如此便遭受了丈夫更多的抱怨和不公平的对待。如此恶性循环,病情愈发严重。

但是生而为母,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宠溺。脸上少见的微笑只有看到子女才会更加灿烂。

幸运的是,我们村里的两位都有子女,这使得她们往后的生活多少有点乐趣和依托。但是生活的中心完全以子女为主之后,对于这种精神病患者是种十分危险的事情:她们会时刻惦念子女,长时间见不到之后便会焦躁难安,做出危险的事情:初中的时候,村里的一位堂婶(精神病患者之一)因为思念外地的儿子,独自一人外出寻找,开始的时候是步行,后来转乘了几路班车,被发现无钱购票后放到了半路。几天后,当家人才发现失踪,众人慌忙寻找,后传来噩耗:在高速公路隧道内遭车碾死,面目全非……

她在这世上走一遭,吃了太多苦。但若有神明,为何不能放过她的儿子: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创之后,她的儿子也出现了同样的病症,如今三十多岁,依然单身,娶妻生活都是问题。那个以前打骂她的丈夫,现在也愁白了头。


虽然有些观点切中时弊,深刻地反映了三农问题,单文中有些章节不免有素材过分堆砌之处,尤其是一些稍显庸俗的排比句,读起来跟高中生议论文一般,让人颇觉不快。

但总体来看,瑕不掩瑜,三农问题本身关注的人少,所以我们读者更得包容,多看多思多行。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17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