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儒林外史》读后感_1600字

《儒林外史》读后感1600字

《儒林外史》被定义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在百度上随便一搜索,也都介绍说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坚持了这个思想。开篇的王冕,这个寄托了老吴理想的人物,却让人眼前一亮。有人说,这是为整本小说打下一个基调,以对比后来那些在儒林中浮沉的儒人。
先说一下科举制度。隋唐开科举以来,人们读书,都存了一个入仕的心念。其实无可厚非,在网上搜索了下,唐时的状元有张九龄、王维,还有进士及第如王昌龄、柳公权等不可计数。宋时的状元不太出名,但是当时登第的包括了寇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朱熹等。明朝也有王阳明、张居正、于谦等进士。这些赫赫大名,其实都是科举的产物,在当时的时代,科举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后来,我开始思索,科举,甚至八股文到底是哪里错了?想来想去,得出一个令自己都诧异的结论,制度本身没错,它不过是在人们急功近利之下产生了变化,人们自己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当然,这种变化既然发生了,那么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我觉得有价值,一个制度的建立,是针对所有人,大家都在这个制度内。当然,不能否认超脱于制度之外的存在,但即使如此,这种制度其实也是为大多数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则需要人们在八股这样的模式下,付出努力。于是人们开始琢磨如何迎合这种考试,比如马纯上之流。
感古怀今,与科举相比,如今的公务员考试,正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了相似的变化。各种培训班,猜题的辅导机构一个接着一个。不过这不影响其选士的功能。
在严监生出场以后,我开始对以前有关严监生吝啬鬼形象生出了同情。那个为了两根灯芯而不瞑目的人,似乎就在自己身边。比如客厅里的主灯和灯带,一般来说,人们也只会打开一样。我有个亲戚,过年时从家里走上二三十公里去外婆拜年,晚上也会打着手电,走上好几个小时。其实坐车的话,虽然绕路,最多一个半小时就能到目的地。他不过是过多了苦日子,舍不得那二十多块的车费。
所谓吝啬,只是勤俭得过分而已。严监生对自己过于苛刻,但是他对家人,却也舍得花银子。创业者所争的,也不过是从些许小利开始,多少boss还不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财富!因此,对于严监生,倒令人心情复杂了,一扫其被讽刺的感觉,也开始怀疑本书原本的定位,于是抛开讽刺再看书,别是一番感觉。
在结尾中,有一句话叫我印象深刻,“看官,难道自今以后,就没有一个贤人君子可以入得《儒林外史》的么?”而在书中出现的这些形象,千人万面,各各差异,有褒扬的、也有鄙斥的,从整体来说,这部小说也仅仅是一部小说,他反应的是老吴对于所处环境的一种态度。至于这个态度到底是什么,揣测之后,谁又敢保票说那是老吴心中所想。
有人说,在结尾时,书中出现过的名士进行了“招安”是后人伪托的。纠结这些,于多数读书的人来说,没有意义,大家只是读一本小说而已。
在读小说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带着先入为主的印象,给小说贴上讽刺的标签。于是,看很多地方,动辄言讽刺。书中有讽刺不假,但是我还是有种感觉,老吴只是将当时社会中的人情冷暖、世态百态记录下来了,为后人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艺术创作虽然高于生活,但是毕竟还是来源于生活。
我是不同意一开始就用讽刺的眼光来看这部小说。而是应该让自己站在那个历史时代之中,去体会那个时代的荒谬的合理性。我们经历过其他荒谬的时代,既然那些时代也能存在,那么这些荒谬也就具有合理性了。
换个角度来看,老吴所描述的这个时代,其实是他自己所在时代,距离现在差了两三百年。我们若是以现在的角度去评价当时的风气和俗世,再加上先入为主的讽刺标签,自然看着也处处都是讽刺。因此,读书,应该要站在书中,这样可能会对书中人物的形象,得到不一样的感觉。
曾经看过李汝珍的《镜花缘》,里面有一段海外异国的描写,精彩绝伦,夜叉国、君子国……荒诞得令人叹为观止。而那时,没有做好感受讽刺之准备而觉讽刺,有些淋漓之意。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20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