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读后感1000字
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想不如把最后的书评部分用文字表述一下自己对小说的浅见,比如基于真实故事大纲架构的情节润色类、基于现实逻辑而孕育的虚拟想象类等的延伸看法。直到起于温斯顿入狱的后半段,我想不如把那件事先缓一缓,本书我可以试着尝试用另一种视点去解读。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认为国家是人的集体意识的外化,人无法独身面对世界,保护自己生活的稳定,于是分化出一部分人管理自己让渡出来的权利,他们组成被称之为统治阶级的政府。而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一旦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干涉过于强力,也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极权统治。
回到小说里来,温斯顿的转变因其思维基础经历了一段心路历程。作为党员,作为统治意志的执行者,在真理部做着篡改历史的工作,整个人一直处于严密的受监视状态,活的谨小慎微,无时无刻不在提防着思想警察。而随着其理性的具体,面对这麻木而压抑的社会生态,变得越来越孤独而惶恐,以至于被智慧亲和的温伯良一个眼神深深吸引,不断地在意识里强化其是一个知己的定位。同时又为多次发现朱丽亚的尾随而寝食难安。
尽管文中提到的人物不多,但都很有意识形态的代表性。妻子是一个老大哥的死忠粉,没有情欲,只知生产,我们可以称之为盲从者。为女儿对思想警察工作的热忱而洋洋得意的无意识者帕森斯,最后也因女儿得以在另一个场合获得了一次出场机会。写新话词典的睿智的塞姆,是对老大哥并无多少推崇的顺从者,结局一如温斯顿预料。而以违背规则而纵欲的朱丽亚,我们可以称之为初级反抗者、下半身叛逆者,对党的统治没有正面的冲突意志,但有着意识形态控制不了的性和爱。这就是极权统治下的党员的众生态。
而我们的温斯顿因为遇见了朱丽亚慢慢的勇敢了起来,想要接触真正的真理,投向了奥伯良的怀抱。感触比较深的是那本寡头集体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涉及对战争的想法,对阶级的看法,对党的认识,揭露了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最后温斯顿不幸被思想警察带到仁爱部,与奥伯良展开了一段残忍而黑暗的虐恋式谈话,进行了一场唯物者和唯心者的对抗,其中亮点颇多,比如意志控制,如何构建虚假历史,如何破坏记忆中枢。
而本书言及的温斯顿,其理性也跟随着怀疑主义在觉醒–迷茫–坚定–隐匿–迷茫–消亡中一步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留给了我们一整幕触目惊心的悲剧。
PS:为避免透露太多,重点部分就总结性的带过,文中有不少细节处的妙处等待你的挖掘,虽然看完可能会非常绝望,但确实是本难得的好书。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