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15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500字

虚无的十字架【依然剧透】
年轻时候的我们,一点点小的问题通常都被认为是天大的事情。于是我们隐瞒,生疏的应对,铸成一辈子的大错。回过头来看,如果当初能坦白、接受惩罚,虽然当下痛苦,但从长远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一个关于“强制惩戒”和“自我救赎”的故事。
什么是虚无的十字架?法律的惩戒?犯人的罪恶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终身悔恨和自我折磨?
一个家庭里发生的两个杀人案,杀死女儿爱美的蛭川并未把死刑当做刑罚,而是认为那只是自己的命运。他不在意死者,不在意遗属,不在意审判,他只关心自己的命运。后来他说,人终有一死,能预知自己的死期,不需要麻烦的活着,其实也不错。
杀死母亲小夜子的町村,则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在他看来,他女婿不光给了女儿幸福,也愿意收留自己,虽然犯了罪但每日都在尽力的弥补,不应该受到惩罚。而要揭开这一切的人,必须死。
两个杀人犯自始至终都不曾悔过。
于是带出了本书的第一个矛盾点,死刑到底应不应该废除?
废除死刑有很多种说法,最直观的一个就是杀人犯死了,被害者也活不过来了。
律师问过父亲中原,听见杀害女儿的凶手被执行了死刑是什么感觉?中原说,完全没有什么改变,只觉得“这样哦”而已。
那么,对于那些杀人犯就不应该执行死刑了吗?
小夜子说,遗属无法从死刑中获得任何救赎,对他们来说,即使杀人犯被判处了终身监禁,他也还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活着,每天吃饭,和别人聊天,也许还有兴趣爱好。对于遗属来说,死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克服漫长伤痛和寻找幸福未来的路上为数不多的歇脚站。
但是死刑的执行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死刑犯的辩护律师说,简单的一句死刑,为不同事件画下一样的句号。这样是不对的,不同的事件更应该有各种不同的、更符合每起事件的结局。
我想,死刑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至少应该作为一个威慑而存在。死刑的判定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复杂专业的过程,应该基于最基础的客观事实,不应该被舆论或者其他什么因素而左右。死刑作为最严重的刑罚,需要更全面的判定,排除虚情假意的道歉,接受犯罪者诚心实意的忏悔。
只是这很难,毕竟所有的刑罚最后都是人在做。
本书的第二个矛盾点在于因为罪过而自我惩戒的人,是不是应该被原谅?
故事的根源,在于仁科和纱织年轻时候犯下的错。因为这个错误,二人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一个有精神疾病,一个救人抵罪,他们被自己所背负的十字架压得喘不过气。那么,这样的人是不是还应该受到审判,被执行死刑呢?
小夜子说,所有的杀人犯都应该被执行死刑,这样做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们不会再杀任何人。
我觉得未免偏激了。杀了人理当受到审判,但死刑不应该是所有审判一概而论的结果。如果凶手已经背负着十字架自我判决,那审判可以有适量的减刑考量,同时对犯罪者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说在后面。
有人说,东野圭吾的书是人血酿成的鸡汤。正如《彷徨之刃》关注的是少年犯罪,《虚无的十字架》关注的是死刑。
昨天和同事聊到当前的流量剧,就像《翻译官》、《谈判官》。我很期待优秀社会题材的拍摄,期待它们能深入的探讨职场的两难选择和社会的不公现象,但事实上它们总是被拍成了披着职场皮的爱情剧。俊男美女谈谈恋爱搂搂抱抱,配上一个暖男二号再加上白莲花女二,千篇一律的过完一生。
反观曾被嗤之以鼻,以“车祸、癌症、治不好”套路走一生的韩剧,《听见你的声音》在守护与爱情的同时,引出了读心术和出狱者的报复,《匹诺曹》在真相与探寻之间,探讨了作为记者的底线和职业道德,而《迷雾》带出了明星光环下女主播的职场重负,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正义。
如果哪天能看到国内的文学作品以一个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公众探讨社会问题,那该有多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31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