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读后感1800字
认识老塔是在高三。
这简直称得上是我高三为数不多的幸运事件之一了。先看的《乡愁》,再看的《镜子》,后来就没来得及再看第三部了,相关资源因为版权问题下架了。但我记住了“塔可夫斯基”这个名字。而这两部电影的画面时常在我脑海中闪现,仿佛亲切的梦魇,提醒着我珍贵事物的易逝,等到反应过来,才意识到已经失去的东西竟然渐渐成了我精神的支柱,而那些有它们陪伴的日子——那么短暂!——已经过去那么久了,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再次相见。
这两部电影成了我内心的缺憾。那些诗歌般的场景和画面似乎已经内化成了我固有的记忆,并像真正的童年记忆那样,时时令我感到一种甜蜜的苦涩。
我再没能忘记乡下弥漫的雾气,若隐若现的房舍,烈火中劈啪作响的房舍,饱满丰盈的雨滴,吹起草浪的风,雷电激起童稚的畏惧,奔跑时大衣摆动的衣襟,孩子在泥泞中行走,母亲在门前削着土豆,还有晚照下的田野,镜头一下子就滑进森林早已降临的幽暗。更别说老塔那诗人父亲的诗句,铿锵而柔软,在窗台上游动,“我总是走啊,走啊,走/坐在门口台阶上,取暖,/我边走边呓语,就像伴着/河中捕鼠人的笛声,/在台阶上,冷得发抖我坐着取暖”。
一种隐秘的默契直击我的内心,让我的记忆势不可当地同影片中的记忆产生了联结,在我的脑海和心灵里留下了永久的烙印。
因此本书出版时我毫不犹豫地入了手。但直到今天我才能读过一遍,因为当时的我还看不进这本多数部分理论性极强的书,而现在就算我终于能说自己读过了一遍,对于老塔在里面写下的很多理论还是一知半解的。所以对本书的大部分我不敢多加评判,我尚且没有这个资格。但是在老塔专注地谈论或论及自己的电影的三章,即最后三章,我必须承认,让我深深地震撼了。
老塔在这三章中不仅详尽地诠释了他在自己各部影片中试图表达的深意,让我颇感满足,拍手称快,同时也道出电影作者和艺术家所担负的责任,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老塔本人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品质:批判功利主义,追求永恒和真谛,还有崇高的道德牺牲。
老塔对于艺术,对于人类,对于世界的终极关怀与深深的忧虑令我对自己深感羞愧,对他老人家则深感敬佩。在《乡愁》中,疯子多米尼克在自焚前喊道:这个时代最悲哀的是已经没有了。试想今日还有多少在摄影机后指指点点的人,能够做到这样一种程度的思考呢?他作为艺术家的这种思考,几近于悲天悯人的普世的宗教情怀……
在结语部分,他呼吁我们每个人承担起自己的个人责任。
他的大意是,在这个物质主义逐渐将精神世界啃噬殆尽的社会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我们生来受苦,而已然变得自私的人类却不愿自我付出;我们在从他人那里不断攫取的同时,还总是要求他人付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认为个人责任最为关键:我们应担起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重新掌握与生俱来却被遗忘的自由意志,唤醒彼此的良知,好在善恶之间做出选择,不要让世界滑向功利主义的深渊,寻回并保存真正的信仰,使物质和精神达到平衡与和谐,必要时甚至自愿做出高尚的牺牲。
同时我们依旧需要相信真正的艺术,并推动其发展。因为,在他看来,艺术正是人用以对抗意欲吞噬其精神的物质的工具。他说,“艺术表现理想,提供平衡道德和物质原则的范例,以自身的存在来证明这种平衡不是神话,不是意识形态,而是某种在我们的维度中存在的现实。艺术表达了人对和谐的需求,以及为获得物质和精神平衡而与自我抗争、与自己的人格抗争的意愿。”
艺术提醒人类能够达成的美好品质,让我们相信在某一条岔路的尽头,这个世界真的可以成为理想所描绘的模样……而为此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责任(尽管他们作为时代的先锋,往往要遭受更多的考验),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此看来,老塔的最后一部电影《牺牲》,实在也是他本人最后一次深切的呼吁和期盼,呼吁我们担起责任,敢于牺牲,找到平衡,寻回信仰,期盼那棵枯死的树真的能如电影结尾所展现的那样,发满复活的新芽……
怎样一颗不朽的灵魂!一脉相承自俄国最伟大艺术家之列,正如读这本书时,我们也总能发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普希金等人的身影。
如同戈尔恰科夫死在意大利,老塔也病逝异乡。当作者发现自己的命运与自己创造的人物的命运暗合,他感叹影片的进程进入了生命,产生了无法抗拒的影响。但愿你已经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