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读后感_1500字

《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读后感1500字

偶然有一天,看到徐晋如推荐程滨的这本书,他讲是迄今说陶最好的一部著作。我一直觉得读两晋事似乎缺了点什么,于是,我就踏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就像添雪斋的跋里所说:“此书从析渊明之名而起,至后世诸君学陶止……经历他的成长、家庭,感受他背负的喜怒哀乐。”从此陶渊明不再是两晋文学史里的一个隐者的名字,成为我心中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他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自己也满腹经纶,本来做个“公务员”过上“名士”的悠闲生活很容易。可是他却选择躬耕柴桑,做一个普通的农人。他的日子非常辛苦,每日下地辛苦劳作不说遇到灾荒就会饥寒交迫,甚至要到人家乞食。“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读到这句我着实心痛不已。究竟是为什么,他愿意一生承受这些?有人说,他是受不了督邮的傲慢怒而挂冠,有人说他是不习惯官场的礼法束缚潇洒归去,有人说他没有遇到他的昭烈所以怀才不遇,也有人说他预测到宋将代晋不愿为二姓之臣。可是,从他的诗中读不到愤怒哀怨,也没有抑郁感伤,倒有一种心甘情愿的意思在。读完这本书,我似乎把握到陶渊明的心境。他在《与子俨等疏》里说:“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这是他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他明白自己的性格是没法在官场逢迎取巧的,而且在那样的世道里,如居上位定难免祸患,搞不好还会连累亲族(那年头,权利斗争很激烈,搞不好就被夷三族)。所以他决定远离那片泥沼,靠自己双手劳作生活,使得心不为形役,每日清净泰然。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与谁当皇帝无关,也没等着谁赏识他的才华请他出山。他饮酒,是为了解乏吧,在熏熏然间忘记生活的苦累,享受精神的自由。他写诗,是因为此情此景此人此事让他心动,激荡成情感,不吐不快。既不为当世立德也不为身后立言,所以词句天然毫无雕饰。他是打定了主意,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所以,无怨、无悔。
那他的意愿是什么?他坚守一生的又是什么呢?儒家并不反对做官,但对做官的目的和方法有要求。治理国家的最终目的是“明明德于天下”,创建一个和谐太平的理想社会。而这一切要从个人的诚意正心修身开始,“克己复礼为仁”。“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说的简单,可若身在官场岂能由己?所以陶渊明在当官八十多天,明白了官场的“规则”之后,便辞官归隐,为的就是“量力守故辙”。在乡野的日子里,他也曾“贫富交战”,但终于“道胜无戚颜”,所以他的诗里的意境那么平淡旷远,总有自在逍遥如“羲皇上人”的时刻。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说“陶诗不可学”的原因,拿着当官的钱在辋川盖个别墅过着地主的滋润日子也说归隐田园,这二者的境界岂可同日而语。诗言志,志不同,遑论诗。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因为“内省不疚”。是啊,陶渊明在与欲望的较量中获胜,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君子固穷节”,所以无论生活条件如何艰难也不忧愁,就算面对死亡也不恐惧,始终处于君子晏如之境,这才是他最难为人效仿的。为什么后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其实哪里有什么武陵桃源,桃花源在每个人心中。忘怀得失处,便是桃花源。
感谢程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到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游。陪他“种豆南山下”,看他“提壶抚寒柯”,怜他“夏日长抱饥”,悲他“知音苟不存”。听他对儿子们殷殷叮嘱,笑他偶有酒就呼朋唤友然后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还有那篇“闲情赋”。程老师一字一句地在我心里描摹出一个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陶渊明。书终有看完的时候,桃花源也有离开的那刻。但是从此不会再“忘路之远近”,遇到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可以到陶渊明的桃花源来,听听那张无弦琴上的声音。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53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