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700字
在西方,哲学、宗教、科学,他们一直是缠绕发展,密不可分的。
《苏菲的世界》确实是一本哲学入门的好书,借一个“一个父亲借一个‘哲学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来教自己女儿学习哲学史”的故事来讲述,稍减枯燥。
这本书的前半本讲述的哲学,多数是随着宗教的发展而发展,对我来说仍然有点枯燥乏味,如果不是这本书风太大,太出名,差点弃之不看。看到后半本书涉及到科学的时候,哲学就变得妙趣横生,恨不得把每个字全段全文都摘抄下来!还好当初没有半途而废!
现在从新温习一遍,特意整理一点脉络,方便以后记忆。
神话(世界为何这番面貌)(人们生而以为神存在→思考神是人想出来的)
希腊自然派哲学(自然世界的本质)(苏格拉底之前)
泰利斯:水是万物之源;水结成冰化为蒸汽又变回水;
安纳克西曼德:世界由无数物质组成
安那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
<没有任何事物来自虚无,宇宙有源头>
帕梅尼德斯:万物一直存在,没有事物会改变;感官认知不可靠;
赫拉克里特斯:万物都会改变;感官认知可靠;世间事物都是相对的;世上有“普遍的理性”
恩培窦:世间4种基本物质:土、气、火、水;
安娜萨格拉斯:大自然由无数微小粒子组成,微小粒子可以无限分割
德谟克利特斯:物质最小单位,原子;(唯物者论)
雅典古典派哲学(人本身,人与社会关系)
苏格拉底(诡辩)(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知善者必能行善)
柏拉图(理型论;先有意识才有相应物质)(提倡女人地位)
亚里士多德(先有物质才有相应意识)(自然界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分植物与动物,动物分人和禽兽)(创立逻辑学)(两性见解错误)
希腊文化(信仰混合;宗教与哲学界限消失)
犬儒学派(戴奥吉尼斯):幸福不依赖于稍纵即逝的物质
斯多葛学派(季诺、西塞罗):只有一个大自然的一元论;人本主义;命运遵循自然法则
伊比鸠鲁学派:享乐主义;“神不足忧,死不足忧,祸哭易忍,福乐易求”
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汀)(宇宙万物一体,上帝无处不在)
神秘主义(我就是上帝)
教(渗透希腊罗马文化)
印欧民族(印度教与佛教)(多神论;历史是循环的)
闪族文化(犹太教、教与教)(一神论;历史直线发展)
耶稣、保罗,实现天国;
教:新约
希腊罗马文化分裂:西边罗马天主教(新柏拉图哲学)、东罗马帝国文化(柏拉图)、南边阿拉伯文化(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教为真理)
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哲学化)上帝创造了世界;人是物质的,但灵魂可以认识上帝;人只能由教会得救
圣多玛斯(将亚里士多德化)理性和信仰并存;植物→动物→人→天使→上帝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精神;泛神论;实验法;)
新世界观: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惯性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轨道定律
巴洛克时期(理想与唯物主义)理性主义者:思考是知识的源泉
笛卡尔(现代哲学之父)(理性主义:我思故我在;二元论:思想与物质互不影响)
斯诺宾莎(上帝就是世界;一元论;人遵循自然法则)
莱布尼兹(反对斯诺宾莎)
经验主义者:感官获得的经验才是知识
洛克(思想反映事物;上帝存在于理性之中;两性平等;首先提出政权分离概念)
休姆(心灵不创造事物,只反映事物;自然法则出于经验并非本质;)
伯克莱(人们感受到的事物只是感受,不是事物本身;人只存在天主心中;“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
启蒙运动(理性时代)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回归自然;自然权利;女权运动;)
康德:综合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二元论,世界既是物质的也是意识的;)
浪漫主义(自我崇拜;回归自然)
谢林(心灵与物质合二为一)
黑格尔(事情的对错与历史进程有关;只有世界精神能发现自我;)
祁克果(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人更在乎有关真理而非普世真理;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宗教阶段)
自然主义、唯物主义
马克思(唯物主义;人类进化历史论;社会基础与上层构造;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
达尔文(有机物进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与突变)
弗洛伊德(深度心理学;潜意识)
我们的时代
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
西蒙波娃将存在主义用于女性身上:两性平等,无内在束缚
荒谬剧场:突出现实剧场旨在寻找人生意义
宇宙结局:膨胀还是收缩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