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终结》读后感1800字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尽管有些两眼昏花,还是不舍得放下,觉得没有嚼透,又反复地翻看了几个章节,把书里的几处伏笔拿出来品味了一会儿,感触真舒坦。
很难想到这本有着大时空格局的书,是在1955年出版的,不由地更是生出崇敬钦佩之意。
阿西莫夫设定了三个时空背景,一般时空、永恒时空和无限时空。这三者之间一般时空与永恒时空是很紧密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永恒时空操纵着一般时空的历史走向,影响着人类最终命运。这里着墨最多,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在此铺陈,人物的心理影响着行为,而每一个行为带来的结果似乎都被“操纵”,而每个人的目的却又是那么“单纯”。
而后两者之间则存在一个隐藏世纪(7万至15万世纪),永恒时空不能在这个时空阶段进入现实世界进行观察和干预。这是一个早早设定的伏笔,直到最后才揭晓迷题。虽然着墨不多,却是小说最为关键的伏笔,揭开后,小说主旨得以进一步升华。
全书共十八章(我有点好奇,原版是不是这样,还是译本做了新的编排),前四章书中的主要人物通过一定的细节勾连陆续出场,这几章里作者其实留下许多暗示,比如哈伦为什么被忒赛尔选中,“我用你,是为了永恒时空的存续。”(第二章末)我一开始就忽略掉了,因为后面的冲突升级,以及每个主角的隐秘被一层层揭开,等等许多内容很快就把注意力吸走了,精彩之处哪容你细想。
人物的设定及铺陈挺有意思,整本小说出场的人物很少,环境设定也仅仅是设置在几个特定的环境下,但因为时空在扰乱你的视线,以及延伸出的许多概念让人着迷(如时空悖论、技术跃迁等),干扰了主线的走向,可能需要中途停下来想一想,才能品出味道来。主角哈伦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着墨甚多,这些预示着可能发生的结果,而每个结果却不断被反转,通过不同的关键人物的讲述,隐秘被揭开,哈伦的价值观一次又一次的被刷新,心理和行为一次又一次被改变,结果一次又一次的变更。核心线索就在这里。
我在读到一半多时,因为眼睛受不了,只好停下闭眼休息。脑子里浮现众多人物和情节的发展关系,那时就发觉,每个人物背后总是隐藏着什么,每次揭开一点,情节就发生大的反转。开始觉得诺依的人物设定太简单了,简直就是有些牵强的特设出来的配角,意识里觉得应该没那么简单,可就是想不通之后的走向。而库伯也是如此。
这些只是抽离出来的人物与线索的关系。小说真正迷人之处更在于架构出一个现实世界之上的不同时空世界(永恒时空和无限时空),永恒时空似乎存在于“真空”或另一个维度里(作者没有描述),这一时空的存在就是为了改变一般时空的现实,修正人类现实历史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使得人类发展不至于出现核爆或者大暴乱,从而走向消亡。但书里提示15万世纪后人类消失了,只有别的生物,没有人类了。这又是个隐藏着的迷题。
一般时空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在原始时代,历史发展是唯一的,不可变更的,人物最终的结局也是固定的。而进入到24~27世纪,相应技术出现,永恒时空被发现并创造出来,至此一切都变了,历史变了,现实有了无限多个发展路径,路径之下还有次级分支路径、路径分叉,永恒时空每一次做出的“最小化变革”带来的扰动,影响着现实世界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而这些最终带来什么以及人类最终的命运是什么,(书里末尾做了阐述,这里不剧透了)也反噬现实世界和永恒时空,这有点像封闭的环,拆掉一节补回一节,但环已经不是原来的环。也许遥远的未来是未知的,但结果在有时空干扰和没有干扰之下似乎是大不同的。
我们不做道德评判,这种哲学上的命题会折磨死人,偶尔想想就行了。
说说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据说智商160,15岁入读哥伦比亚大学,1948年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人们赞他是“神一般的存在”,一生出版了近500本书(我滴神!),获奖无数,写出了后人称之为的“科幻圣经”多个系列。而他在最初写科幻文章时,被拒稿了八次,第九次发表了一篇短文,至此就一发不可收拾,连读大学的费用也一并解决了。真真了不起!他后来写就的科幻巨著(如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和基地系列)都是大学博士毕业后发表出版的,所以啊,没点知识存量还是不行的。
看到“艾萨克”这个名,不由地想到艾萨克·牛顿,还有艾萨克·伊里奇·列维坦(现实主义风景画)和艾萨克·什维斯·辛格(作家)这些人,是不是取这个“艾萨克”这个名字的人都能成为大牛,那我是不是要改改名字,也叫艾萨克——艾萨克·虫或者艾萨克·大牛?
向致敬!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