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后感700字
稀缺,缺什么注意力就更集中在什么上,同时也会放松其它地方的注意力。稀缺普遍作用于思考回路(慢思考),占用思考回路的内存。被动的稀缺容易带来各种失误(窄框架)。
读完《影响力》和《思考,快与慢》后再看本书,发现几本书的概念都可以串在一起,十分有趣,这是作者解释力的体现吧。
自用小记
what:
①概念。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②稀缺表现。
●缺什么,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在什么上(专注红利),也会更容易忽略其它事物(管窥)。
●管窥,导致在主观上放大其它事物的成本,并减少其收益。
●稀缺加重思考回路负荷,负荷越高越容易将一些决策交给本能回路,越容易失误。
●稀缺状态下,机会成本更高,对机会成本的感知更敏感(权衡思维)。
●稀缺状态下,容易关注现在而忽略未来,借用未来资源。
③对立面。
●余闲,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
④余闲特点。
●决策更轻松。
●随意决策,但容差率高。
why:
①稀缺通过至下而上的方式俘获注意力。
●至下而上,是指那些自我难以控制的。
②稀缺不断给大脑装载处理内容。
●当处理内容与目前任务不同时,内存会高负荷。
③边际效用递减。
how:
①扬长(稀缺威力:被动>主动)。
●在稀缺之前,将事情拉入“管内”(主动设定分时段分布完成某事)[设置各种提醒]。
●将钱分成多个心理账户,造成账户稀缺。
②避短。
●有计划地留有余闲,清理重要不紧急的事。
●借用运筹学增加余闲,更改参照物制造余闲。
●即时激励。
●建立应急账户,仅用于应急[6个月的生活花费]。
●为持续性事务寻找一次性解决方案,定期复盘方案。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