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在奖励与惩罚已全然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的热情》读后感1600字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挑战,能不断提升自身能力,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通过不断尝试突破自身能力;而有的人安于现状,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害怕挑战,最终一事无成。前者善于自律,有强大的内动力驱使他们前进。这样的内动力是天生遗传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打开了《驱动力》这本书。读完第一章我发现这本书是从企业管理角度探讨如何调动员工内动力,激发创造力。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很好地解答了我的这些疑问。
《驱动力》作者在书的开篇就描述了影响人类行为的三大动机:
驱动力1.0 是生物性驱动力: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饮食以止饿,饮水以解渴,交配以满足。
驱动力2.0 则来自于外在动机:做出特定行为时环境会带来的奖励或惩罚。
而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获得的愉悦感就是内在奖励,这就是驱动力3.0。
驱动力2.0系统的核心基于两个简明的观点:对一个行为加以奖励会让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对一个行为施以惩罚会让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这是我们在教育、工作领域中最广为应用的激励方法。作者形象地把这种方法称为胡萝卜大棒法。
然而许多心理学研究显示,这种胡萝卜大棒法短期内能有效激励人们采取我们希望的方向行动;但奖励会使人们的关注面变窄,追求短期目标和即时奖励,而从长期来看,它会对降低人们的内在积极性,对人们的创造力产生损害。这一现象被研究人员称为奖励的隐形成本。
究其原因,作者引用了马克吐温的一段话道破天机:所谓‘工作’就是一个人被迫要干的事情,至于‘玩’就是一个人没有义务要干的事情。而基于奖励/惩罚的驱动力2.0系统把人们的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变成了被迫为之的工作。
当然奖励也是不完全无用。作者指出对于机械性工作,奖励能有效提高效率,而不会降低内在动力,因为这类工作本来就没有什么内在动机可言。因此根据不同任务类型采用不同激励方式能获得最佳效果。
作者在本书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基于内动力、能激发创造力的第三种驱动力:驱动力3.0。现代心理认为,成任务本身会给人们带来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能促使人们对工作/学习领域产生兴趣和,这种兴趣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克服困难,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努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内在动力,从长期看它能带来心流体验,激发创造力。
作者把人们的行为分为两大类:基于驱动力2.0的X型行为,它的特点是关注外部奖励,害怕困难和挑战,缺乏自主性;而基于驱动力3.0的I型行为,其特点是关注行为所带来的内在满足感,产生强烈兴趣,激发创造力。
显而易见,对于长期目标而言,I型行为更为有效。而好消息是I型行为是后天习得,而非先天遗传的。I型行为包括三大要素:自主、专精和目的。要培养I型行为,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打造适合I型行为的外部环境。
自主能帮助人们找到兴趣所在。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天性是倾向于自我管理,让人们决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跟谁一起做,能极大满足人们的自主需求,带来投入感,找到自身的意义(使命)。
而I型行为的另一大要素是专精,即把想做的事越做越好的能力。专精也就是很多书中所说的刻意练习,它的精髓在于每次练习都在原有能力基础上提升一点,让行为人不断接触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的挑战任务。这样的练习能让个人身心得到延展,让努力本身成为最可口的奖励。在本书中,作者把这样的挑战成为金凤花任务(goldilocks task)。因为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专精练习也是一种伴随着痛苦的活动。在这样的练习中,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得到锻炼,个人能力也得到拓展。
I型行为的第三大要素是目的,即超越自身的渴望。自我实现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人们提供实现自我获得人生的意义和满足感,实现幸福的人生。目的为I型行为提供了前进的意义和方向。
积极心理学发现,幸福人生的秘密不是我们的生物性驱动力或者追求奖励、逃避惩罚的第二种驱动力,而是我们的第三种驱动力,是我们想要主导我们的生活、延展我们的能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深层欲望。
因此,人生中最富足的体验不是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是能够倾听自己的声音:做重要的事情,做好它,为了达成自己的事业而努力。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