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我们仨》读后感_2500字

《我们仨》读后感2500字

乱世里、风雨之中,我们仨!


文/徐海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写的一本回忆录似的散文集,其文笔简洁、语言朴实、而话题又略显沉重。在书的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的文章里,她用一个超现实的梦境写作手法,将女儿钱媛与丈夫钱钟书先后离世的细节,写的让读者每每读起来总是要潸然泪下一番。


接着在第三部分她回归到现实,用一个平常的语调开始写“我们仨”这一生的原原委委。回忆里一家三口,大部分都是一起共度的快乐时光,但人身在尘世里,总是难免要被一些俗事所打扰。所以,这一生他们过的并不太平。不过还好,他们有彼此,家庭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避风港。


从先生写的《我们仨》的文字里,我首先想到的是,最好的婚姻就该是如此吧!常看到有人在写关于婚姻的文章时总喜欢引用钱钟书的一句话——在遇到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在遇到她之后,我从没有想过跟别的女人结婚。后来才知道这句话并非是钱钟书所说,而是杨绛在多年前,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于是,杨绛把它念给钱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她说,“我也一样。”


以前若是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结婚,我会说我想要一个完美的婚姻,请问有吗?如果没有那我不要便是了。后来我觉得不对,结婚与不结婚只不过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同而已,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为什么。而今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只是还没有找到一个想和她结婚的人罢了。


没有谁的婚姻是完美的,即便是像钱钟书和杨绛两位知书达理的人也会有矛盾、有拌嘴的时候。关键就在于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处理的方法上了。


书里先生写:我和锺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bon”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锺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常言:“小夫妻船头上相骂,船杪上讲和。”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但此后几年来,我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

你看,知识分子吵架的原因和普通人的都不同。


而后回国,她想钱钟书去西南联大教书,钱钟书的父亲想让他去蓝田教书,顺便服侍自己。杨绛想这回我却觉得应该争执。


我等锺书到了钱家去,就一一告诉爸爸,指望听爸爸怎么说。可是我爸爸听了脸上漠无表情,一言不发。我是个乖女儿。爸爸的沉默启我深思。我想,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我记起我们夫妇早先制订的约,决计保留自己的见解,不勉强他。

矛盾就这么化解了。最厉害的是杨绛先生住院生圆圆那段写的真是好。


她写:锺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回到家里,她就把一切都修好了。顺便还帮钱老脸上的疖子也一并给治了,连个印都没留下。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她并不是天生就会,两人一起在国外上学时,对于生活中的琐事都是什么都不会的人。她觉得钱锺书是大才,应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他所擅长的事情上。圆圆像钱老,她觉得自己在家是最笨的那个。


一家三口,处成了朋友一样。他们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相依为命、相互扶持,谁也不落下谁,风里、雨里,手拉手一起走,直到生命的尽头。这就是“我们仨”的一生!


有后人评说,钱氏夫妇(钱钟书、杨绛)作为学界德高望重的学者,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们却选择了“现世安稳”似的自保,没有站出来为知识分子的被迫害而做一些事情。如果真要这么说,我倒觉得是强人所难了。从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就可以看出,他们夫妇都是那么的安静,一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学问。就像书里说全国解放之前,有很多人要他们去台湾。


她说:“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他们只不过是想做一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化人而已。


因此,我们在看到在书里,先生写文革一笔带过,却把更多的笔墨用在了“我们仨”一起去动物园的经过里。比如大象逗弄饲养员。犀牛向游客射尿,射出来的尿又臭又远。河马长的丑,躲进水里不见人。而孔雀开屏竟然是为了方便将生殖器露给异性看,已达到求偶的目的。是“格物致知”呢?还是里面有什么深意?亦或是文人常常在文字里隐喻一些自己的观点吧!


很久以前读过钱种书的《围城》,当时年龄尚小,除了那句“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以外,如今已没有多少印象。但据说有位外国学者读了钟书的《围城》后赞叹不已,打电话说要见他。钟书在电话里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个鸡蛋的鸡呢?”顿时觉得钱老非常的可爱、睿智。而从杨绛先生写的这本《我们仨》里,我不仅知道了生活中的钱钟书是什么样子,并且关于他以及他们一家三口一生的故事,都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这本书是杨绛先生于92岁高龄时所撰写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92岁的老人,是如何去写下这回忆一生的文字的。时间跨度达到了63年之久,其中的点点滴滴、与乱世里、风雨之中的生活艰辛构成了这本回忆录《我们仨》,整本书风格哀而不伤,读者读来令人心生温暖,总是泪中带笑。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77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