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读后感2000字
今天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用“啃”字,实在是因为此书绝不是我爱看的类型,选看新书之前瞧见“有书”将在下周共读它,想着自家书柜里一时不明不白地买了这本书,便趁机强迫自己干脆把它给读了吧。
其实此书的知识含量还是挺高的,但恕我资质不足,每看着不过三五页就开始呵欠连天,泪眼汪汪了。
《孤独六讲》讲述了“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和“伦理孤独”。
让我受益颇深的是“情欲孤独”,因为这一讲里有好多知识,使我认清了何为儒家思想,它和墨子、庄子所倡导的思想有何不同,作者想要我们学学墨子和庄子的思想,学会孤独的思考,从而开创不同眼界和看法;让我真正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了鲁讯,他能在当时的社会冷静地思考、犀利地揭露丑陋,反帝反封建,倡导新文化运动,就是因为他始终让自己保持孤独,只从文,绝不参与政治,读到这里,不禁激起了我拜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此讲还让我知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来有竹林七贤的存在,他们就是当时社会的特立独行者,因不满执掌大权的司马氏,而持不合作态度的七个人,特别是阮籍和嵇康的故事,令我见识不小,嵇康就是创作《广陵散》的人。蒋勋是想要人们学会独立地思考,通过思考和推论再得出结论,敢于说出怀疑和不同于大众的语言,不要像鹦鹉学舌一样,只学会了发声,却不懂内容,因为没有经过思维。寂寞使人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不要害怕孤独,它会让人产生“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感觉。
“语言孤独”告诉我们要从概念的语言逃开,检查自己的语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使语言保持在活水状态,语言就不会僵死。看一本小说,不要看他写了什么,要看他没有写什么,如同听人说话,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要听他没有说什么。当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不再如机关枪、炒豆子一样,而是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时,才是语言的本质。
“革命孤独”这一讲,我明白了什么是“乌托邦”,了解到托尔斯泰与克鲁泡特金崇拜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更能理解了托尔斯泰在《复活》里表达的聂赫留朵夫的那种矛盾心理,希望得到救赎、不安于现状的情绪;还知道了巴金笔名的由来(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首尾名字的结合)。通过对历代革命以及司马迁《史记》的介绍,让我们看到革命者是现世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所以得到司马迁的格外垂青,更显英雄气概,传为佳话。这一讲还让我真正认识了秋瑾,知道了她的故事,还有鲁迅笔下《药》有关她的典故。
蒋勋在“暴力孤独”中讲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藏着暴力因子,只是被现代文化传统、道德理念约束住了,还原人类初始,暴力是生存的必需,身上的刀疤越多,越是力量的象征。如今的暴力美学深藏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比如爱看杂技表演、从事惊险的活动、惊恐影视作品的卖座,以及现存少数民族的成年礼等,无不在满足着人们内心对暴力美学的渴求。特别是现实中有些暴力事件,放在官方,便是善的,是执法,是革命,而放在其他,又是恶的,是反叛,是暴力,这需要人们有思辨的能力,来检视这些行为。人性对“恶”有更充足的了解,才能有“善”的发扬。
“思维孤独”里,蒋先生剖析了“不可思议”一词,即不可想象、无法推理的状态就是“不可思议”。那么宗教只能算神学,不是哲学思维。作者谈到思辨的重要性,一个人要在下结论前,先做周密的思考,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教育孩子时,不要太过急迫地下结论,得让他们有自己思辨的过程,面对一个问题,从正面想想,再从反面想想,养成思维的习惯,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地只灌输结论。孤独是思考的开始,在嘈杂中头脑是难以清醒的。现今社会,大家应该各自有各自的意见,对同一事件有不同角度的思考,而不是只发出一种声音。庄子是长期以来保持独立思考的人,他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提醒人们先做回自己,你对社会的“有用”才有意义,他追求个人的解放、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个人在孤独里的自我觉醒。“波平如镜”,水只有在最安静的状况下才能反映外面的形象,所以人们要学会让内心独处、平和、放空一切,从而得到反省和沉淀,有空才有容。
最后一讲“伦理孤独”是告诫我们走出伦理的束缚。只有在个体更独立的状态下,他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依赖。成熟的爱是依靠不是依赖,依靠是在偶尔疲倦时靠一下,休息一下,依赖则是赖着不走了。现在有好多声音都在呼吁妈妈们走出家庭,对孩子放手,活出自我,活出自己的人生。健全的个体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情人、对朋友,因遇知己而喜悦,但不盲目沉醉,建构出健全的伦理。对任何人要允许有孤独空间,哪怕是最亲最亲的人,都应保有孤独的隐私,不去偷窥别人的“抽屉”,时常打开自己的“抽屉”审视与思考。
这就是孤独六讲,使我对孤独有了全新的认识。由于写读后感,我不得不将书重新理了一遍,期待下周的“有书”能填补我认识中的空缺。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