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后感_3000字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原书第2版)》读后感3000字

总体来说,这本书实用性很强,适用性也很强。整体组织逻辑还可以,但是不够精简,读起来不如同类书籍《非暴力沟通》流畅。

一、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指的是两人或多人的一种讨论,具有三个特点:高风险(交谈不顺利带来不良后果),不同观点,激烈情绪。


针对关键对话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1)逃避对话,放任观点分歧愈演愈烈

(2)对话失败,在激烈情绪碰撞下,产生不良后果

(3)处理得当,双方情绪处于控制之中,完成了观点的交流,并达成一致


通常情况下,人们面对关键对话,只会处在前两种情况,即一开始出现分歧采用逃避和忍耐的方式,在内心积累不满。在分歧越演愈烈,不满累计到一定程度,爆发激烈情绪,引起冲突,损害人际关系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这是由人的自然基因决定的,关键对话的高风险性使得人们会下意识采取应对危险的方式:暴力对抗或转身就逃,这时我们被情绪(恐惧、愤怒等)和本能反应主宰而不是由理性和思考主宰行为。


在进行关键对话时,首先了解和关注自己的真实目的,包括: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然后思考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做些什么。注意运用对比原理来思考,即“我希望......, 同时我不希望.....”。


在关键对话过程中,第一步是控制自己的“傻瓜式”本能反应,不要逃避也不要被激烈情绪控制。接下来要做的是营造双方共享的观点库,从双方共同的观点出发,延伸出不同。于此同时,要时刻保障对话的“安全气氛”。

二、控制自己


1. 控制傻瓜式反应


在对话中,不应该出现的傻瓜式反应包括:战胜对方、惩罚对方、保持面子上的一团和气。


在对话中,注意留意自己的情绪,当自身情绪发生波动时,深呼吸,冷静思考自己当前的行为是表现出什么目的,是不是出现了傻瓜式反应,回顾以上问题,让对话回到正轨。


2. 如何应对情绪


情绪的产生:观察事实 - 主观臆断 - 形成感受 - 产生行为


在如上环节中,真正影响我们情绪的是“主观臆断”,也就是我们看待事实的方式形成了感受。这个主观臆断的过程发生的非常快,以至于我们无法意识到,将主观臆断当成了事实。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想法来控制情绪,进而控制行为。控制想法的过程是反向思考: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 - 体会行为背后的感受 - 分析带来这种感受的想法 -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留意三种常见的错误主观臆断模式,它们能给我们逃避问题和言行不一的借口,但是无助于现实问题,甚至会越演越糟:

受害者想法:我是无辜的,我没有责任,我是受害者。

大反派想法:对方是邪恶的,十恶不赦的坏蛋。

注意受害者想法和大反派想法通常会产生双重标准

无助者想法:这是我也没办法


而反思主观想法和客观事实差距的时候,我们应当反思自己是否陷入这三种模式。

三、保持对话的安全感


1. 留意安全氛围


保持安全氛围是对话双方坦诚布公交流观点的必要条件,在关键对话时,我们必须关注如下三个因素以保障安全氛围:对话陷入危机的时刻、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沉默或暴力倾向)以及你应对压力的方式。


要正确处理关键对话,要求我们把对方的沉默和暴力表现视为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

沉默包括掩饰(虚情假意)、逃避(转移话题避重就轻)或者退缩(退出对话)。

暴力是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包括控制(打断别人或做出绝对性论断)、贴标签(对人不对事的讨论)以及言语攻击。


除了关注对方,我们更重要的是监视自己的情绪,当自己面临压力时,即时摆脱情绪控制,回归理智。


2. 保障安全氛围


在安全氛围出现危机时,需要暂停对话,营造安全,然后再返回对话。


安全氛围的危机可能出现在两个方面:

共同目的缺失:是否关注了对方的目的?对方是否觉得我忽略了他的目的?对方是否信任我的动机?

没有互相尊重:我真的尊重对方吗?对方感觉到我尊重他吗?


暂停对话后,我们可以用如下三种方式来重新营造安全氛围:

道歉:当我们真的犯下了错误(自私或不尊重对方),应当向对方道歉。

对比说明:如果我们没有犯下错误,只是对方误解了我们,此时运用对比说明:否定对方的误解,肯定你对对方的尊重和你真实的目的。例如:“我的意思不是.....,而是.....”。对比法还可以用来预防,在说出一些可能引起对方不满的话之前,先否定对方可能的误解。

创造共同目的:如果你们对话真的目的有冲突,需要创造共同目的才能继续对话。

首先要区分实施方案和真实目的,很多时候是方案分歧,而不是目的分歧,这时需要重新说明目标的一致,再讨论方案。

而当真实目的确实冲突,这需要我们开发共同目的,思考更深层次的需求一致性,以此开发双方共同目的,并商讨一致的方案,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这是合作能力的最关键体现)。

四、开展对话


1. 分享争议性观点


在进行观点交流时,我们必须保持自信和谦逊,并充分运用综合沟通法。


综合沟通法在对话中提倡三个步骤:

分享事实经过:事实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内容,也是能脱离情绪,不引起反感的内容。交流应当从分享事实开始。

说出你的想法:运用对比法,表达对事感受而不是对人的评价。

征询对方观点:我们的目的是交流对话,不是命令,需要了解对方的观点。


综合沟通法在对话中提倡两种方式:

做出试探表述:不要使用绝对性的字眼,声明这是个人想法,给对方留有余地。但是注意要谨慎,不要软弱。

鼓励做出尝试:在征询对方感受时,不要虚张声势(没人反对吧?)而是真诚发出邀请(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也可以自己抛砖引玉(可能我的观点有点问题,比如XXX,你觉着呢?)。在没有收到反馈的情况下应当不断尝试。


2. 应对对方情绪


当对方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无法进行观点交流,我们需要先帮助对方走出情绪。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真诚、好奇、坚持并富有耐心。


我们需要打破相互攻击的恶性循环,保持继续交流,帮助对方反向行为模式:确定对方的感受,思考对方的想法,重新回顾事实,分享不同的想法和感受,重建安全感。


帮助对方反向行为模式有四个技巧:

询问观点:真诚的发问对方的观点(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确认感受:如果对方不愿意表达观点,可以先从确认对方感受开始

重新描述:复述对方的表达,确认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并且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倾听

主动引导:主动为共享观点库添加与对方一致的观点(你是不是觉着XXXX)


3. 表达不同观点


先从赞同开始,赞同对方观点里跟你一致的部分,确保安全氛围。

如果对方是对事实有遗漏,在赞同过后,补充事实进行说明。

如果对方是对同样的事实持有不同观点,采用对比法说明,对于这个问题,你的观点是xxx,我认为可能是xxx.


五、 决策行动


要把一次对话真的富有成效,我们需要把对话中达成一致的观点付诸行动。


结束对话时,我们不只要得出结论,更要做出决定。因此在观点达成一致后,我们需要明确如何做出决策,并确认是都做出了决策。


权责分明时的决策:

命令式: 其他人没有决策权,或者选择交出决策权。

顾问式: 决策者充分咨询相关意见,包括领域专家和决策影响到的人,充分商讨各种方案,由决策者做出选择,并通知其他人。

权责不明时的决策:

投票式: 需要效率时,但是需要得到认可,确保投反对票的小部分人也接受最终结果。

共识式: 不断修改方案,直到所有相关人员都满意。


对决策方式进行选择需要考虑决策的关注者(会受到决策的影响,希望参与决策的人)、知情者(了解事实,具备做出最佳决策能力的人)、支持者(确定哪些人会支持你的决策)和参与者(实际参与决策的人员,充分必要)。


当决策涉及多个参与者时,需要明确所有人的任务,包括行动人、行动目标、行动时间和检查方法。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7/881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