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1000字
连续读的两本书都写改造的故事。从上海到西北荒漠。一个是文革年代,一个写在八五年,一个二十年,一个十八年。不同年代的大西北,一样没有田园牧歌,没有喂马劈柴,没有向往,也看不透未来。《陆犯焉识》是我看完《野人》去借的,野人用了两个小时,陆犯焉识看了一个星期。其实看野人的时候还挺感动的,九零后的书,难得有深度,不是纯青春文学,不像郭敬明那样边吆喝着青春,边用老社会的姿态挣钱。虽然时间线很乱,后篇从沈世聪赴柬埔寨维和就开始瞎掰扯情节,但是好歹看得下去。这本还回去再借了陆犯焉识,之前的感觉就不对了。陆犯焉识出版于2011年11月1日,野人是麦洛洛2013年8月出版的。只能说麦洛洛很巧妙,也很爱严歌苓的故事。两本书大纲真的是太像,改了主人公,同样是救赎,老艺术家真是九零后的单薄比不了的。《归来》刚刚上映的时候我是自己去的,影院很空,每个人都窝在自己的角落各哭各的,互不干扰。电影看了五六遍终于想起来看原著了,看书反而经常恼火,觉得“该!”后面看完监狱生活和失忆后的冯婉瑜又不落忍,纠结又放下,再捡起来。电影的感情共鸣是很强的,书里要弱一些,多的是细节和情节铺垫。拿音乐来讲,电影给人的感觉像是《父亲写的散文诗》,感人,娓娓道来,选的都是原著里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再加上情感渲染和改编,因为荧幕还是要带给观众希望和看下去的欲望。没法否认,老戏骨真的诠释得太好,看书的时候摆脱不了陈道明伛偻的影子和巩俐收着信件不肯搬家的倔。电影版的结局是真的好,所谓殊途同归,大清洗后才知道旧人的好,浪子也有家可回。原著像满江的《归来》,兜兜转转,发现不是所有的同归都是最好的结果,殊途同归好不过同归再一同离开。甩不开政治的帽子,甩不开有色眼镜,归来,打破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守了二十多年的平衡。格格不入,两本的结局都源自格格不入。然后让他们记起在西北的自由和幻想过的没有约束的好。
野人的最后,哥哥为了补偿弟弟失去了十八年的自由,选择带着痴傻的弟弟离开家庭,回到西北去拥抱自由。原版是来自陆犯焉识,家人为赡养争吵的时候,陆焉识带着冯婉瑜的骨灰决定回到西北去了,二十年的放逐,除了让他知道结发的好,还知道草地大的随处都是自由。从放逐中归来,再回到放逐里去。从被迫放逐到自我放逐,留着慢慢想。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9/11503.html